农村智能配电台区典型建设方案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智能电网建设与发展的背景 | 第9页 |
·国内外智能电网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智能电网的特点 | 第10-11页 |
·智能配电网概述 | 第11-12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2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目的 | 第12页 |
·意义 | 第12-13页 |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第2章 基本设计方案研究 | 第14-19页 |
·农村电网的特点 | 第14页 |
·总体架构设计方案 | 第14-16页 |
·基本技术条件 | 第14-15页 |
·电气一次部分 | 第15页 |
·电气设备布置及安装方式 | 第15-16页 |
·防雷、接地及过电压保护 | 第16页 |
·其他要求 | 第16页 |
·主要智能设备 | 第16页 |
·需要做出的变更 | 第16-17页 |
·主要技术条件及电气主接线图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智能系统研究 | 第19-31页 |
·智能配电网的功能要求 | 第19页 |
·智能用电的功能要求 | 第19页 |
·智能配电网和智能用电的技术组成 | 第19-20页 |
·智能配电台区的智能化功能配置 | 第20-30页 |
·智能变压器 | 第20-21页 |
·智能型低压配电箱 | 第21-22页 |
·智能配变终端 | 第22-26页 |
·智能电能表 | 第26-28页 |
·智能断路器 | 第28页 |
·主站系统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通信系统研究 | 第31-44页 |
·智能配电网对通信系统的要求 | 第31-32页 |
·主要通信方式分析 | 第32-41页 |
·电力线载波通信(PLC) | 第32-33页 |
·电话线通信方式(TLC) | 第33页 |
·工业以太网技术(Ethernet) | 第33-34页 |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 | 第34-36页 |
·无线公网(GSM/GPRS/CDMA/3G) | 第36-37页 |
·无线局域网(WiFi) | 第37页 |
·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 | 第37-38页 |
·多载波无线信息本地环路(McWiLL) | 第38-41页 |
·通信方式的选择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4-45页 |
·总结 | 第44页 |
·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