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论介入因素下刑法因果关系的实务判断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章 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刑法因果关系的论述基调第11-16页
 第一节 明确刑法因果关系中的“因”与“果”第11-12页
  一、 刑法因果关系中的“原因”是指“实行行为”第11页
  二、 刑法因果关系中的“结果”是指“具体结果”第11-12页
 第二节 明确刑法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第12-15页
  一、 刑法因果关系自身与刑事责任的关系第12-13页
  二、 刑法因果关系与主观罪过的关系第13-15页
 第三节 研究刑法因果关系过程中的思维方式第15-16页
  一、 基于客观而不做臆测第15页
  二、 判断过程中必须正确区分原因与条件第15-16页
第二章 介入因素下刑法因果关系的论述基础第16-28页
 第一节 介入因素的特征第16-18页
  一、 介入因素的一般特征第16-18页
  二、 成立介入因素下刑法因果关系时介入因素的具体特征第18页
 第二节 不成立介入因素下刑法因果关系的特殊情形第18-20页
  一、 介入因素超越先行为成就结果第19页
  二、 介入因素与先行为累积成就结果第19-20页
 第三节 司法实践中介入因素的分类第20-28页
  一、 自然因素介入第20-22页
  二、 被害人自身因素的介入第22-26页
  三、 行为人次行为的介入第26页
  四、 第三人行为的介入第26-28页
第三章 实务中对介入因素下刑法因果关系的判断第28-34页
 第一节 评述介入因素下刑法因果关系判断的若干学说第28-29页
 第二节 介入因素下定罪因果关系的判断方法第29-32页
  一、 比较先行为与介入因素对于结果发生的贡献大小第30页
  二、 考察介入因素自身的相关情况第30-31页
  三、 确定先行为与介入因素各自的性质第31-32页
 第三节 介入因素下量刑因果关系的判断方式第32-34页
  一、 参考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细节第32页
  二、 运用精神、价值和经验来考量第32-34页
结语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8页
后记第38-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罪刑法定原则下的刑法解释方法及位阶关系
下一篇:论单位犯罪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