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和课题指导小组成员介绍 | 第1-11页 |
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引言(前言) | 第16-19页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第19-23页 |
·病历资料 | 第19页 |
·仪器与材料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23-36页 |
·实验资料 | 第23页 |
·血浆 D-二聚体浓度 | 第23-25页 |
·血小板 - 颗粒膜糖蛋白水平 | 第25-28页 |
·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水平 | 第28-31页 |
·性别因素对 DDIM、GMP-140、TAT 的影响 | 第31-35页 |
·DDIM、GMP-140、TAT 与 RFCA 程序变量的相关性 | 第35-36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6-47页 |
·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现况 | 第36-39页 |
·导管射频消融术并发症概况 | 第39-41页 |
·血栓前状态 | 第41页 |
·射频消融术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形成机理 | 第41-43页 |
·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检测在 RFCA 中的意义 | 第43-46页 |
·其他因素对 D-二聚体、GMP-140、TAT 变化的影响 | 第46-47页 |
第五章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47-48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47页 |
本研究的不足 | 第47-4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综述 | 第52-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含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