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的人文向度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一、绪论 | 第9-13页 |
| (一)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第9页 |
| (二) 学术史回顾 | 第9-12页 |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3页 |
| 二、传统发展理论中人文价值内涵的缺失 | 第13-21页 |
| (一) 物质主义发展观:有“增长”,无“发展” | 第13-14页 |
| (二) 理性主义发展观:工具理性与发展异化 | 第14-16页 |
| (三) 进化主义发展观:被动发展 | 第16页 |
| (四) 现代化理论:西方中心主义的嬗变与调整 | 第16-21页 |
| 三、社会发展与人文发展 | 第21-30页 |
| (一) 社会发展人文向度的内涵 | 第21-23页 |
| (二) 社会发展的人文价值目标 | 第23-27页 |
| 1、以人为本 | 第24页 |
| 2、天地人和谐可持续发展 | 第24-27页 |
| 3、公平正义,个性自由 | 第27页 |
| (三) 社会发展的人文价值维度 | 第27-30页 |
| 1、人是发展的目的和主体 | 第28页 |
| 2、人的价值取向是人文发展的伦理基础 | 第28-29页 |
| 3、人的发展状况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 | 第29-30页 |
| 四、构建社会发展的人文向度评价体系 | 第30-38页 |
| (一) 人文向度的社会发展评价原则 | 第30-32页 |
| 1、综合性原则 | 第30-31页 |
| 2、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 第31页 |
| 3、开放性原则 | 第31-32页 |
| (二) 关于我国人文发展评价体系的几点设想 | 第32-38页 |
| 1、当务之急是解决贫困问题,减少贫富差距 | 第32-34页 |
| 2、保护文化多样性 | 第34-35页 |
| 3、协调社会发展与人文发展 | 第35-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