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课题的背景 | 第8页 |
§1-2 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8-9页 |
§1-3 微网发展概况 | 第9-11页 |
§1-3-1 微网的基本概念 | 第9-10页 |
§1-3-2 微网基本结构及控制 | 第10-11页 |
§1-4 微网电能质量的概念及其标准 | 第11-13页 |
§1-4-1 电能质量的概念 | 第11-12页 |
§1-4-2 电能质量国家标准简介 | 第12页 |
§1-4-3 微网电能质量分析 | 第12-13页 |
§1-5 微网中控制电能质量的常用方法 | 第13-14页 |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微网的常用控制方法 | 第15-25页 |
§2-1 单个微电源的控制方法 | 第15-23页 |
§2-1-1 PQ 控制方法 | 第15-18页 |
§2-1-2 V/f 控制方法 | 第18-20页 |
§2-1-3 Droop 控制方法 | 第20-23页 |
§2-2 含多个微电源的微网控制策略 | 第23-24页 |
§2-2-1 主从控制策略 | 第23页 |
§2-2-2 对等控制策略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微网电能质量改进方案的研究 | 第25-42页 |
§3-1 有源电力滤波器工作原理及分类 | 第25-27页 |
§3-1-1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分类及主电路形式 | 第25-26页 |
§3-1-2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 第26-27页 |
§3-2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谐波电流检测法 | 第27-34页 |
§3-2-1 三相瞬时无功功率理论 | 第28-29页 |
§3-2-2 p-q 检测方法 | 第29-31页 |
§3-2-3 ip– iq检测方法 | 第31-32页 |
§3-2-4 p-q 法和 ip– iq法的比较 | 第32-34页 |
§3-3 有源电力滤波器 APF 的控制技术的研究 | 第34-36页 |
§3-3-1 APF 的电流跟踪控制 | 第34-35页 |
§3-3-2 直流侧电压控制 | 第35-36页 |
§3-4 SVC 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36-39页 |
§3-4-1 TCR 型 SVC | 第37页 |
§3-4-2 TSC 型 SVC | 第37-38页 |
§3-4-3 TCR+TSC 型 SVC | 第38页 |
§3-4-4 SVC 的电压控制 | 第38-39页 |
§3-5 APF 和 SVC 综合系统改善微网的电能质量 | 第39-40页 |
§3-5-1 APF 和 SVC 的比较和分析 | 第40页 |
§3-5-2 APF 和 SVC 综合系统 | 第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微网电能质量改进方案的仿真分析 | 第42-57页 |
§4-1 微网仿真模型说明 | 第42页 |
§4-2 含单个微电源的微网运行仿真分析 | 第42-48页 |
§4-2-1 并网模式下含单个微电源的微网运行仿真分析 | 第42-46页 |
§4-2-2 孤岛模式下含单个微电源的微网运行仿真分析 | 第46-48页 |
§4-3 含两个微电源的微网运行仿真分析 | 第48-55页 |
§4-3-1 含两个微电源的微网系统主从控制策略的仿真验证 | 第48-51页 |
§4-3-2 并网模式下含两个微电源的微网系统的电能质量分析 | 第51-53页 |
§4-3-3 孤岛模式下含两个微电源的微网系统的电能质量分析 | 第53-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