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的再完善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选题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的方法第14-16页
第2章 民事诉讼举证时限的概述第16-21页
   ·民事诉讼举证时限的内涵第16-17页
   ·民事诉讼举证时限的意义第17-20页
     ·追求程序公正的价值第17-18页
     ·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第18-19页
     ·有利于诉讼诚信的确立第19-20页
     ·有利于诉讼观念的更新第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3章 新民事诉讼法对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的完善第21-25页
   ·提高了举证时限制度的位阶第21-22页
   ·缓解了证据规定中过于严厉的举证时限规定第22页
   ·设立了强制的证据交换制度第22-23页
   ·对逾期举证的处理方式更加多样化第23-24页
   ·去掉了没有实际意义的当事人协商举证期限的制度第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4章 域外典型国家及台湾地区的举证时限制度考察第25-30页
   ·美国的举证时限制度第25-26页
   ·德国的举证时限制度第26-27页
   ·日本的举证时限制度第27页
   ·我国台湾地区的举证时限制度第27-28页
   ·以上国家和地区举证时限制度的比较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5章 我国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存在的不足第30-36页
   ·有关举证时限制度的法条笼统缺乏可操作性第30-32页
     ·举证时限的起算时间规定不明确第30页
     ·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和反诉时的举证时限规定不明确第30-31页
     ·简易程序的举证时限规定不明确第31页
     ·二审与再审的举证时限规定不明确第31页
     ·申请鉴定的举证时限规定不明确第31-32页
   ·法官在举证时限上自由裁量权过大第32-33页
     ·我国法官的素质不高第32页
     ·法官在举证时限上自由裁量权过大的危害第32-33页
   ·举证时限制度相应的配套制度缺失第33-35页
     ·强制答辩制度缺失第33页
     ·审前会议制度缺失第33-34页
     ·有关法官的释明义务的规定缺失第34页
     ·当事人的举证能力对举证时限制度有所制约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6章 对我国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再完善的建议第36-44页
   ·颁布相应的司法解释以增强举证时限制度的可操作性第36-39页
     ·明确举证时限的起算时间第36页
     ·明确规定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和反诉时的举证时限第36-37页
     ·明确简易程序的举证时限第37-38页
     ·明确二审再审的举证时限第38页
     ·明确申请鉴定的举证时限第38-39页
   ·限制法官在举证时限上的过大裁量权第39-40页
     ·提高法官的素质第39-40页
     ·相关立法或司法解释应详尽完善第40页
   ·设立与举证时限制度相应的配套制度第40-43页
     ·立法或司法解释增设强制答辩制度第40-41页
     ·立法或司法解释增设审前会议制度第41-42页
     ·立法或司法解释明确法官的释明义务第42-43页
     ·强化当事人和律师的调查取证权第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作者简介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审判视角下的死刑辩护实证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秘密侦查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