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旅客站站房规模基础参数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车站性质的改变 | 第9页 |
·车站综合化发展 | 第9-10页 |
·车站“职能”的转变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论文框架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铁路旅客车站的分类 | 第14-24页 |
·按城市等级分类 | 第14-19页 |
·省会级车站 | 第14-16页 |
·地级市车站 | 第16-17页 |
·县级式车站 | 第17-18页 |
·按城市等级分类总结 | 第18-19页 |
·按线路类型分类 | 第19-22页 |
·客货共线车站——普速客运站 | 第19页 |
·客运专线车站 | 第19-22页 |
·按线路类型分类总结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规模基础参数研究 | 第24-29页 |
·最高聚集人数 | 第24-26页 |
·最高聚集人数的概念及意义 | 第24页 |
·最高聚集人数的计算方法 | 第24-26页 |
·最高聚集人数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26页 |
·高峰小时发客量 | 第26-28页 |
·高峰小时发客量的概念及意义 | 第26-27页 |
·高峰小时发客量的计算方法 | 第27页 |
·高峰小时发客量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最高聚集人数与高峰小时发客量之间的关系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规模基础参数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41页 |
·规模基础参数与旅客发送量 | 第29-31页 |
·旅客发送量的定义 | 第30页 |
·旅客发送量的影响因素 | 第30-31页 |
·规模基础参数与行车编组 | 第31-35页 |
·行车编组的定义 | 第31-32页 |
·列车发车时刻分析 | 第32-34页 |
·旅客到达时间分析 | 第34-35页 |
·列车开行密度 | 第35页 |
·规模基础参数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39页 |
·城市交通的可靠性 | 第35-36页 |
·出行距离 | 第36-37页 |
·出行方式 | 第37页 |
·旅客的出行特性 | 第37-39页 |
·旅客的时间价值 | 第39页 |
·车站的检票设施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五章 规模基础参数与站房建筑面积研究 | 第41-53页 |
·规范中的规模基础参数与站房建筑面积关系 | 第41-48页 |
·规范中对规模基础参数的运用 | 第41-42页 |
·规模基础参数与使用面积的关系 | 第42-48页 |
·实际中规模基础参数与站房建筑面积关系 | 第48-52页 |
·建筑面积指标 | 第48-49页 |
·实际案例统计分析 | 第49-50页 |
·分析结论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站房面积预测方法研究 | 第53-57页 |
·站房面积预测中基本参数的利用 | 第53-54页 |
·站房面积预测计算方法 | 第54-56页 |
·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 第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论文总结 | 第57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