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1页 |
中英文缩略语表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立题依据 | 第14-16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6-28页 |
1. 抑郁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第16-22页 |
·中医近现代研究 | 第16-19页 |
·现代医学研究 | 第19-22页 |
2. 无忧汤的方义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第22-25页 |
·无忧汤的方义分析 | 第22-23页 |
·无忧汤各组成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 第23-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8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28-46页 |
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28-30页 |
·实验药物 | 第28页 |
·实验动物 | 第28页 |
·实验试剂 | 第28页 |
·实验仪器 | 第28-30页 |
2. 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3. 实验方法 | 第31-36页 |
·药物制备方法 | 第31页 |
·实验动物分组 | 第31页 |
·CUMS 模型制备 | 第31-32页 |
·分组给药 | 第32-33页 |
·实验指标检测内容及方法 | 第33-36页 |
·一般观察 | 第33页 |
·抑郁行为实验 | 第33页 |
·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 5-HT、NE 的测定 | 第33-36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36页 |
4. 实验结果 | 第36-46页 |
·一般情况观察 | 第36-37页 |
·各组大鼠行为学测定结果 | 第37-42页 |
·体重变化 | 第37-38页 |
·Open-filed 行为学实验 | 第38-40页 |
·糖水消耗实验 | 第40-41页 |
·食物消耗量 | 第41-42页 |
·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变化的比较 | 第42-46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46-54页 |
1. 抑郁症动物模型的研究及选择 | 第46-47页 |
2. 实验指标的选择 | 第47-50页 |
·行为学指标的选择 | 第47-48页 |
·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选择 | 第48-50页 |
·5-HT 与抑郁症的关系 | 第48-49页 |
·NE 与抑郁症的关系 | 第49-50页 |
3. 阳性对照药的选择 | 第50-51页 |
4. 古现代抗抑郁方剂中对无忧汤方组的使用情况分析 | 第51-52页 |
·无忧汤组成药物治疗抑郁症的频次情况 | 第51页 |
·药对分析 | 第51-52页 |
5. 无忧汤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第52页 |
6. 无忧汤对抑郁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 第52-54页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54-55页 |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55页 |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55-57页 |
附录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 无忧汤治疗抑郁症 40 例临床观察及疗效评价的研究 | 第62-66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