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风力发电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风力发电的变速恒频技术简介 | 第12-15页 |
·变速恒频绕线式异步发电机的风力发电系统 | 第12-13页 |
·变速恒频鼠笼型异步发电机的风力发电系统 | 第13页 |
·变速恒频同步发电机的风力发电系统 | 第13-14页 |
·变速恒频双馈发电机的风力发电系统 | 第14-15页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DFIG风力发电机的原理 | 第16-22页 |
·DFIG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风力机的模型 | 第17-18页 |
·DFIG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18-20页 |
·DFIG的稳态电路模型 | 第20页 |
·DFIG功率流向与能量关系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DFIG的矢量控制技术研究 | 第22-34页 |
·DFIG风力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22-26页 |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VSR)的数学模型 | 第22-24页 |
·DFIG风力发电机机在d-q坐标下的模型 | 第24-26页 |
·传统矢量控制技术 | 第26-30页 |
·转子侧PWM变换器及其矢量控制 | 第26-27页 |
·电网侧PWM变换器及其矢量控制 | 第27-29页 |
·双馈发电机的功率控制 | 第29-30页 |
·DFIG的智能控制 | 第30-32页 |
·模糊功率调节器 | 第30-31页 |
·模糊化 | 第31页 |
·模糊机理和清晰化 | 第31-32页 |
·最大风能追踪控制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4章 DFIG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研究 | 第34-44页 |
·WTDFIG模块简介 | 第34-35页 |
·桨距角控制原理图 | 第34-35页 |
·DFIG系统仿真及分析 | 第35-40页 |
·DFIG(相量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仿真模型 | 第35页 |
·DFIG(相量型)发电机组仿真参数 | 第35-36页 |
·DFIG风力机组仿真运行实验 | 第36-40页 |
·实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解耦 | 第36-40页 |
·实现最大风能追踪控制 | 第40页 |
·实现风力发电机安全、便捷的并网 | 第40页 |
·传统矢量控制与模糊控制的仿真对比分析 | 第40-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DFIG风力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的研究 | 第44-57页 |
·引言 | 第44页 |
·风力发电机组LVRT能力的概述 | 第44-45页 |
·实现LVRT的方案 | 第45-49页 |
·转子侧CROWBAR保护电路 | 第45-46页 |
·直流侧保护电路 | 第46页 |
·改进型DFIG的低电压穿越控制器 | 第46-49页 |
·转子电流自抗扰控制电路 | 第47-48页 |
·DFIG风力发电系统LVRT控制电路 | 第48-49页 |
·实现LVRT的组合保护电路 | 第49-51页 |
·组合保护电路实现LVRT的原理 | 第49-50页 |
·无功功率控制策略 | 第50-51页 |
·仿真分析 | 第51-56页 |
·仿真电路 | 第51-52页 |
·组合保护电路与CROWBAR电路的仿真对比分析 | 第52-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