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菌群中关键菌株降解酚类废水、本征动力学及环境代谢组学解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3页
   ·引言第9-10页
   ·酚类污染物污染现状和危害第10页
   ·酚类污染物治理方法及进展第10-16页
     ·物理处理技术第11页
     ·化学处理技术第11页
     ·生物处理技术第11-16页
   ·降酚动力学进展第16-19页
     ·单底物动力学第17-18页
     ·多底物动力学第18-19页
     ·动力学参数敏感性分析第19页
   ·环境代谢组学第19-21页
     ·代谢组学概述第19-21页
     ·环境代谢组学研究现状第21页
   ·课题背景和本文研究内容第21-23页
     ·课题背景第21-22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3-31页
   ·实验材料第23-25页
     ·样品来源第23页
     ·实验试剂及药品第23-24页
     ·实验仪器第24-25页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第25-26页
     ·基础培养基第25页
     ·酚类降解实验培养基第25-26页
     ·培养条件第26页
   ·实验方法第26-28页
     ·活性污泥驯化第26页
     ·菌株的分离纯化第26页
     ·菌株的鉴定第26-28页
   ·分析方法第28页
     ·细胞浓度测定第28页
     ·酚类物质浓度测定第28页
   ·代谢组学方法第28-31页
     ·实验方案第28页
     ·代谢物样品制备第28-29页
     ·代谢物检测方法第29页
     ·代谢物数据处理第29-31页
第三章 酚类废水处理降解菌群第31-38页
   ·菌株的筛选第31页
   ·菌株的鉴定第31-33页
     ·菌株生理生化特征第31-32页
     ·16S rRNA 基因序列分析第32-33页
     ·最终鉴定结果第33页
   ·优势菌株筛选第33-37页
     ·菌株降酚能力测定第33-34页
     ·优势菌株的选择第34-35页
     ·优势菌株降解三酚混合底物能力测定第35-36页
     ·混合菌株降酚特性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多酚污染物降解本征动力学研究第38-53页
   ·多酚污染物降解相互作用研究第38-46页
     ·苯酚、间甲酚和 4-氯酚单底物降解第38-40页
     ·苯酚、间甲酚和 4-氯酚双底物降解第40-44页
     ·苯酚、间甲酚和 4-氯酚三底物降解第44-46页
   ·多酚降解本征动力学模型第46-52页
     ·多底物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46-48页
     ·动力学参数拟合第48-50页
     ·参数敏感性分析第50-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环境代谢组学解析第53-60页
   ·苯酚和 4-氯酚降解实验设计第53-54页
   ·环境代谢组学分析第54-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主要结论第60-61页
   ·创新点第61页
   ·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0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量子比特系统的退纠缠速率和纠缠鲁棒性
下一篇:基于套管式新型光生物反应器的微藻培养实验系统设计及初步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