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差分映射和置信偏置的LDPC码译码算法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数字通信和信道模型 | 第7-11页 |
·数字通信系统 | 第7-9页 |
·常见的信道模型 | 第9-11页 |
·编码性能的测度标准 | 第11页 |
·LDPC 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 第11-14页 |
·LDPC 码的提出 | 第12页 |
·LDPC 码的编译码算法研究现状与发展 | 第12-14页 |
·LDPC 码的特点 | 第14页 |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4-17页 |
第二章 LDPC 码的基本理论 | 第17-33页 |
·LDPC 码概述 | 第17-22页 |
·线性分组码 | 第17-19页 |
·LDPC 码定义 | 第19-20页 |
·LDPC 码 Tanner 图模型 | 第20-22页 |
·LDPC 码的译码 | 第22-29页 |
·和积译码算法 | 第23-27页 |
·最小和算法 | 第27-29页 |
·环对 LDPC 码译码性能的影响 | 第29-32页 |
·环的定义 | 第29-30页 |
·环对译码性能的影响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基于分治法和差分映射的 BP 译码算法 | 第33-45页 |
·分治法的简介 | 第33-38页 |
·因子图 | 第33-35页 |
·差分映射 | 第35-38页 |
·分治法译码在 LDPC 译码中的应用 | 第38-40页 |
·DC 算法在消息传递译码中的应用 | 第38-39页 |
·DC 译码算法 | 第39-40页 |
·差分映射置信传播译码 | 第40-41页 |
·差分映射置信传播译码算法结果及分析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基于后处理方法的译码算法 | 第45-59页 |
·LDPC 码特性 | 第45-51页 |
·停止集和陷阱集 | 第45-48页 |
·吸收集 | 第48-49页 |
·错误平层 | 第49-50页 |
·降低错误平层方法 | 第50-51页 |
·选择性偏移的后处理方法 | 第51-54页 |
·选择性偏移 | 第51-52页 |
·选择性偏移量松弛 | 第52-54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4-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结束语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工作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