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9页 |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1 IBDV 的一般生物学特征 | 第12-13页 |
·病毒的形态结构 | 第12页 |
·病毒的分类 | 第12页 |
·病毒的理化特性 | 第12页 |
·病毒的血清型 | 第12-13页 |
2 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 第13-14页 |
3 病毒编码的蛋白 | 第14-16页 |
·VP1 蛋白 | 第14页 |
·VP2 蛋白 | 第14-15页 |
·VP3 蛋白 | 第15页 |
·VP4 蛋白 | 第15-16页 |
·VP5 蛋白 | 第16页 |
4 IBD 的流行病学 | 第16-18页 |
·流行病学 | 第16-17页 |
·分子流行病学 | 第17-18页 |
5 IBDV 抗原变异和毒力差异的分子生物学 | 第18-21页 |
·IBDV 的抗原变异 | 第18-19页 |
·IBDV 的毒力变异 | 第19-21页 |
6 IBD 的诊断与防制 | 第21-23页 |
·IBD 的诊断 | 第21页 |
·IBD 的防制 | 第21-22页 |
·IBDV 新型疫苗的研究 | 第22-23页 |
7 本研究的重要意义 | 第23-24页 |
引言 | 第24-25页 |
试验一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 第25-3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5-27页 |
·材料 | 第2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5页 |
·主要试剂 | 第25页 |
·试验动物 | 第25页 |
·病料来源 | 第25页 |
·方法 | 第25-27页 |
·病料样品的处理 | 第25页 |
·病毒的分离与传代 | 第25页 |
·琼脂扩散试验 | 第25页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5-26页 |
·RT-PCR 检测 | 第26-27页 |
·RNA 的提取 | 第26页 |
·cDNA 的合成 | 第26页 |
·RT-PCR 扩增 | 第26-27页 |
·1%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27页 |
·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的测定 | 第27页 |
·理化试验 | 第27页 |
·病毒的凝集试验 | 第27页 |
·有机溶剂敏感性试验 | 第27页 |
·耐酸碱性试验 | 第27页 |
·热敏感性试验 | 第2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病毒分离及传代结果 | 第27-28页 |
·琼脂扩散试验结果 | 第28-29页 |
·PY-01 等 6 个分离株 RT-PCR 结果 | 第29页 |
·PY-01 等 4 个分离株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的测定结果 | 第29-30页 |
·PY-01 等 4 个分离株理化试验结果 | 第30页 |
·病毒的凝集试验结果 | 第30页 |
·有机溶剂试验、耐酸碱性试验、耐热性试验结果 | 第30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30-32页 |
试验二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濮阳分离株 PY-03 株全基因组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32-5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8页 |
·材料 | 第32-33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2页 |
·毒株 | 第32页 |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第32页 |
·质粒与菌种 | 第32页 |
·所需试剂的配制 | 第32-33页 |
·琼脂糖电泳试剂 | 第32-33页 |
·大肠杆菌转化所需的试剂 | 第33页 |
·方法 | 第33-36页 |
·病毒 RNA 的提取 | 第33页 |
·全基因 RT-PCR 扩增 | 第33-34页 |
·cDNA 第一链合成 | 第33-34页 |
·PCR 的扩增 | 第34页 |
·1%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34-35页 |
·RT-PCR 产物的纯化 | 第35页 |
·PCR 产物的连接 | 第35页 |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35页 |
·重组克隆的筛选 | 第35-36页 |
·重组质粒的提取 | 第36页 |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第36页 |
·PY-03 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序列分析 | 第36-37页 |
·PY-03 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全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37-3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50页 |
·PY-03 株 3 个基因片段的 RT-PCR 扩增结果 | 第38页 |
·PY-03 株 3 个基因片段 PCR 产物纯化结果 | 第38-39页 |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第39页 |
·全基因组的测定及序列分析 | 第39-50页 |
·A 节段全长序列分析 | 第39-40页 |
·A 节段全长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 | 第39-40页 |
·遗传进化树分析 | 第40页 |
·PY-03 分离株多聚蛋白(VP2/VP4/VP3)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40-49页 |
·多聚蛋白(VP2/VP4/VP3)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 | 第40-41页 |
·多聚蛋白(VP2/VP4/VP3)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 | 第41页 |
·VP2/VP4/VP3 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亲水性及抗原表位分析 | 第41-48页 |
·遗传进化树分析 | 第48-49页 |
·VP1 基因序列分析 | 第49-50页 |
·VP1 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 | 第49页 |
·VP1 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 | 第49-50页 |
·VP1 基因进化树分析 | 第50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50-52页 |
全文总结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