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

某县医院护理人员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中文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研究背景第13-19页
    1.1 相关概念与分类第13-14页
    1.2 国内外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的相关研究第14-18页
        1.2.1 国外护理不良事件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 国内护理不良事件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8-19页
第2章 资料与方法第19-21页
    2.1 资料来源第19页
    2.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2.2.1 文献调研法第19页
        2.2.2 问卷调查法第19页
        2.2.3 调查工具第19-20页
        2.2.4 质量控制第20页
    2.3 资料分析第20-21页
第3章 结果第21-29页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描述第21-22页
    3.2 护理人员不良事件报告各维度得分情况第22页
    3.3 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差异分析第22-23页
    3.4 不同护龄组护理人员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差异分析第23-24页
    3.5 不同学历护理人员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差异分析第24页
    3.6 不同职称护理人员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差异分析第24-25页
    3.7 不同科室护理人员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差异分析第25页
    3.8 婚姻状况与护理人员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的关系第25-26页
    3.9 性别与护理人员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的关系第26页
    3.10 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的相关性分析第26-27页
    3.11 半开放题目描述第27-29页
第4章 分析与讨论第29-33页
    4.1 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的状况第29-30页
    4.2 不同群组的护理人员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的现状第30-31页
        4.2.1 不同年龄、护龄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现状第30页
        4.2.2 不同学历的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现状第30-31页
        4.2.3 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现状第31页
        4.2.4 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现状第31页
    4.3 半开放性问题的分析第31-33页
第5章 对策建议第33-36页
    5.1 开展常规性和针对性的培训与教育第33页
    5.2 建立不良事件报告的非惩罚环境第33-34页
    5.3 对不良事件报告及时反馈第34页
    5.4 建立不良事件报告的保密机制第34-35页
    5.5 提供多渠道、多元化的报告途径与方式第35页
    5.6 建立良好科室文化第35-36页
第6章 结论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1页
附录第41-45页
作者简介第45-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乳腺癌患者照顾者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嵊州市流感样病例监测结果及ARIMA模型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