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罪与相关犯罪认定案例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案情简介、认定结果及争议焦点 | 第10-13页 |
第一节 案情简介 | 第10页 |
第二节 认定结果 | 第10-11页 |
第三节 争议焦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本案争议焦点的分析 | 第13-29页 |
第一节 本案犯罪主体的认定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本案犯罪客体不同观点的辨别 | 第14-18页 |
第三节 本案犯罪客观方面的理解与分析 | 第18-24页 |
一、本案中存在的危害行为 | 第20-22页 |
二、本案中存在的因果关系 | 第22-23页 |
三、本案中实施危害行为的客观条件 | 第23-24页 |
第四节 本案犯罪主观方面不同认识的区分 | 第24-25页 |
第五节 本案刑事责任确定不同观点的辨析 | 第25-29页 |
第三章 受贿罪共同犯罪形态及与相关犯罪界限探讨 | 第29-40页 |
第一节 受贿罪历史沿革简述 | 第29页 |
第二节 受贿罪的共同犯罪形态 | 第29-33页 |
一、单一主体共同受贿 | 第30-31页 |
二、复杂主体共同受贿 | 第31-33页 |
第三节 受贿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 第33-40页 |
一、受贿罪与贪污罪 | 第33-34页 |
二、受贿罪与诈骗罪 | 第34-35页 |
三、受贿罪与敲诈勒索罪 | 第35-36页 |
四、受贿罪与介绍贿赂罪 | 第36-37页 |
五、受贿罪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 第37-40页 |
第四章 受贿罪立法完善和司法实践的思考 | 第40-50页 |
第一节 受贿犯罪立法完善的价值 | 第40-43页 |
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求 | 第40-41页 |
二、司法实践上的要求 | 第41-43页 |
第二节 司法实践中受贿犯罪的错误认知 | 第43-45页 |
一、特殊身份决定受贿犯罪性质 | 第43页 |
二、利用职务便利决定受贿犯罪性质 | 第43-44页 |
三、受贿罪不以有行贿人为成立要件 | 第44页 |
四、受贿罪既遂与未遂界限不清 | 第44-45页 |
第三节 受贿犯罪立法完善及司法实践上的建议 | 第45-50页 |
一、立法完善 | 第45-47页 |
二、司法实践理念的转变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