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 ·城市化效应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 ·对暴雨的影响 | 第11-12页 |
| ·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第12-13页 |
| ·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模拟的必要性 | 第13-15页 |
| ·区域气候模式 | 第13页 |
| ·高分辨率模拟 | 第13-14页 |
| ·城市化对长三角地区区域气候影响的研究 | 第14-15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6-20页 |
| 第二章 城市化对上海暴雨个例的影响 | 第20-34页 |
| ·中尺度暴雨分析 | 第20-23页 |
| ·数据资料和试验设计 | 第23-24页 |
| ·模式有效性检验 | 第24-25页 |
| ·城市化对"080825"暴雨的影响 | 第25-30页 |
| ·降水 | 第25-26页 |
| ·地面通量 | 第26-28页 |
| ·剖面分析 | 第28-30页 |
| ·其他参数化方案城市化效应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长江三角洲地区夏季区域气候模式高分辨率模拟 | 第34-72页 |
| ·模式介绍、资料数据和试验设计 | 第34-35页 |
| ·极端年份分析(2003夏季) | 第35-54页 |
| ·降水模拟结果分析 | 第36-50页 |
| ·月平均降水的空间分布 | 第36-37页 |
| ·不同等级日降水概率分布 | 第37-39页 |
| ·区域平均日降水序列 | 第39-41页 |
| ·雨带的季节性进退 | 第41-43页 |
| ·三次强降水分析 | 第43-46页 |
| ·极端强降水发展过程 | 第46-50页 |
| ·极端气温模拟结果分析 | 第50-54页 |
| ·最高、最低日平均气温空间分布 | 第50-52页 |
| ·区域平均最高、最低日气温序列 | 第52-54页 |
| ·气候态分析(2001~2007夏季) | 第54-70页 |
| ·大尺度环流模拟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 ·降水模拟结果分析 | 第56-64页 |
| ·夏季降水空间分布 | 第56-58页 |
| ·不同等级降水量概率分布 | 第58-61页 |
| ·区域平均日降水序列 | 第61-62页 |
| ·降水年际变化及异常分布 | 第62-64页 |
| ·气温模拟结果分析 | 第64-70页 |
| ·气温空间分布特征 | 第64-66页 |
| ·区域平均气温序列 | 第66-67页 |
| ·气温年际变化及异常 | 第67-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2页 |
| 第四章 城市化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变化的影响 | 第72-86页 |
| ·试验设计 | 第72-73页 |
| ·极端年份(2003夏季)城市化效应 | 第73-77页 |
| ·气候态(2001~2007年夏季)城市化效应 | 第77-85页 |
| ·降水和风场 | 第77-79页 |
| ·气温 | 第79-81页 |
| ·日平均、白天和夜间时段平均 | 第79-80页 |
| ·最高、最低气温 | 第80-81页 |
| ·地面感热通量 | 第81-82页 |
| ·行星边界层高度 | 第82-83页 |
| ·日循环 | 第83-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6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6-89页 |
| ·讨论与总结 | 第86-87页 |
| ·研究展望 | 第87-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