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郑玄诗学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引言第10-16页
 一、 文献综述第10-14页
 二、 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一章 郑玄生平及其诗学的时代文化语境第16-26页
 第一节 郑玄的生平及其著述第17-19页
 第二节 郑玄诗学的时代语境第19-26页
  一、 礼乐的推行与汉末的礼崩乐坏第19-21页
  二、 儒学的独尊第21-23页
  三、 东汉谶纬的盛行第23-26页
第二章 郑玄诗学的礼乐价值取向第26-66页
 第一节 郑玄诗学对《诗序》、《诗传》的礼乐核心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第26-41页
  一、 《毛诗序》与《毛传》的礼乐核心思想第26-32页
  二、 《诗谱序》、《诗论》与《诗谱》对《序》、《传》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第32-41页
   (一)《诗谱序》与《诗论》的礼乐史观第33-35页
   (二)《诗谱》礼乐兴废历史观的展开及“正变”说的礼乐标准第35-41页
 第二节 《毛诗郑笺》的礼乐核心取向第41-66页
  一、 《毛诗郑笺》的礼乐核心取向第41-48页
   (一)郑《笺》对《序》《传》礼乐解说模式的继承第42-43页
   (二)郑笺对礼乐的强化第43-48页
  二、 郑玄笺《诗》方式与礼乐的关系第48-66页
第三章 礼乐思想与郑玄诗学理论的关系第66-75页
 第一节 先秦汉代对诗与“乐”关系的认识的变迁第66-70页
 第二节 郑玄诗学理论的根源及其礼乐核心旨归第70-75页
  一、 “正变”论第71页
  二、 “颂美讥过”的“讽谏”论第71-73页
  三、 “诗本人情”论第73-75页
结论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致谢第81-82页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红楼梦》网络同人小说研究
下一篇:李贺诗歌的“陌生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