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概述 | 第11-15页 |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的意义 | 第11-12页 |
·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的分类以及各加固技术的特点 | 第12-14页 |
·钢筋混凝土结构补强加固的现状和发展 | 第14-15页 |
·钢筋混凝土包钢加固技术 | 第15-18页 |
·包钢加固技术的优点 | 第15-16页 |
·采用外包钢加固梁体的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包钢加固法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包钢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有限元模拟 | 第18-21页 |
·结构有限元理论 | 第18-19页 |
·包钢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分析的意义 | 第19页 |
·对于外包钢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有限元分析的现状 | 第19-21页 |
·有限元分析研究的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材料的本构关系的有限元研究 | 第23-41页 |
·概述 | 第23页 |
·钢材的本构关系 | 第23-30页 |
·钢材强度准则 | 第24-25页 |
·单向加载情况下钢材本构关系 | 第25-28页 |
·往复荷载作用下钢材本构关系 | 第28-29页 |
·本文采用的钢材本构关系 | 第29-30页 |
·混凝土本构关系 | 第30-41页 |
·对混凝土本构关系理论研究 | 第30-35页 |
·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力学性能 | 第35-37页 |
·混凝土的塑性 | 第37-39页 |
·本文采用的混凝土本构关系 | 第39-41页 |
第三章 外包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有限元模型 | 第41-49页 |
·引言 | 第41页 |
·外包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有限元模型 | 第41-47页 |
·混凝土单元在有限元分析中的单元类型及模型建立 | 第41-42页 |
·钢筋单元选择及模型建立 | 第42页 |
·钢板单元选择模型建立 | 第42-43页 |
·接触方式及接触模型建立 | 第43-45页 |
·单元网格划分 | 第45页 |
·接触面滑动模式 | 第45-46页 |
·边界条件设置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计算方法推导 | 第49-55页 |
·引言 | 第49页 |
·外包钢加固梁的加固计算方法探讨 | 第49-50页 |
·外包钢加固梁的挠度计算方法探讨 | 第50-55页 |
·包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短期刚度 Bs | 第50-53页 |
·外包钢加固梁的挠度计算方法 | 第53-55页 |
第五章 外包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有限元分析 | 第55-71页 |
·引言 | 第55页 |
·包钢加固梁的破坏模式及计算的基本假定 | 第55-56页 |
·包钢加固梁体的破坏模式 | 第55-56页 |
·包钢加固梁的计算基本假定 | 第56页 |
·混凝土梁体的有限元模型分析 | 第56-58页 |
·外包钢加固混凝土梁体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 第58-70页 |
·混凝土梁体包钢加固前后受力对比分析 | 第58-60页 |
·不同箍板角度下梁体受力性能对比分析 | 第60-63页 |
·粘结失效情况下不同箍板角度下梁体受力性能对比分析 | 第63-64页 |
·粘结失效情况钢板与混凝土之间摩擦系数对梁体受力性能影响 | 第64-66页 |
·箍板与加固钢板最优用量对比推导 | 第66-67页 |
·模拟验证箍板与受力钢板最优用量 | 第67-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1页 |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