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二、 本文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生物安全法中的损害赔偿制度的概述 | 第14-20页 |
第一节 生物安全法中损害赔偿制度发展的背景分析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生物安全法中损害赔偿制度的基本概念解析 | 第15-20页 |
第二章 生物安全法中的损害赔偿制度的国际法研究 | 第20-34页 |
第一节 两个专门性国际条约的分析 | 第20-24页 |
一、 关于《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的研究 | 第20-22页 |
二、 关于《名古屋-吉隆坡补充议定书》的研究 | 第22-24页 |
第二节 生物安全国际法损害赔偿制度的特殊性研究 | 第24-34页 |
一、 赔偿主体机制 | 第25-26页 |
二、 赔偿金额机制 | 第26-27页 |
三、 责任限制机制 | 第27-29页 |
四、 金融保障机制 | 第29-31页 |
五、 索赔程序机制 | 第31-34页 |
第三章 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生物安全法中的损害赔偿制度研究 | 第34-46页 |
第一节 美国 | 第34-39页 |
一、 美国生物安全法的损害赔偿制度发展历史及现状 | 第34-36页 |
二、 美国生物安全法的损害赔偿制度的特点 | 第36-39页 |
第二节 欧盟 | 第39-42页 |
一、 欧盟生物安全法的损害赔偿制度发展历史及现状 | 第39页 |
二、 欧盟生物安全法的损害赔偿制度的特点 | 第39-42页 |
第三节 日本 | 第42-46页 |
一、 日本生物安全法的损害赔偿制度发展历史及现状 | 第42页 |
二、 日本生物安全法的损害赔偿制度的特点 | 第42-46页 |
第四章 中国生物安全法的损害赔偿制度的现状及应对 | 第46-61页 |
第一节 中国生物安全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研究 | 第47-55页 |
一、 现状及缺失 | 第47-50页 |
二、 关于立法方面的思考与建议 | 第50-55页 |
第二节 中国生物安全损害赔偿制度的执法研究 | 第55-61页 |
一、 现状及缺失 | 第55-59页 |
二、 关于执法方面的思考与建议 | 第59-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个人简历 | 第67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