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导言 | 第9-13页 |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进路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进路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征信监管制度的界定 | 第13-17页 |
·征信监管的内涵与外延 | 第13-14页 |
·征信监管制度与征信市场的建构 | 第14-17页 |
·征信监管制度有助于构建征信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 第15页 |
·征信监管制度是维护被征信主体合法权益的需要 | 第15-16页 |
·征信监管制度有利于实现信用交易的结果公平 | 第16页 |
·征信监管制度是维护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定的需要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国外三种征信监管制度模式 | 第17-22页 |
·国外三种征信监管制度模式概述 | 第17-19页 |
·美国——基于私营征信系统的征信监管 | 第17-18页 |
·法国——基于公共征信系统的征信监管 | 第18-19页 |
·日本——基于混合型征信系统的征信监管 | 第19页 |
·对我国的启示 | 第19-22页 |
·征信监管制度模式的选择首要依据是本国征信系统的发展状况 | 第19-20页 |
·征信监管制度构建与征信立法的完善密切相关 | 第20页 |
·征信监管机构既是行业的管理者亦为征信市场发展的推动者 | 第20-21页 |
·行业自律与司法监管为征信监管构架中的应有部分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我国征信监管制度的现状 | 第22-26页 |
·我国征信监管的立法现状 | 第22-23页 |
·有关信息保密和安全的相关规定 | 第22页 |
·规范信用评级机构及业务活动的相关规定 | 第22页 |
·有关信息公开的规定 | 第22-23页 |
·关于征信行为及其监管的专门性规定 | 第23页 |
·我国征信监管制度的运行现状 | 第23-24页 |
·我国征信监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26页 |
·法制建设严重滞后 | 第24页 |
·行政监管模式尚未成熟 | 第24页 |
·行业自律尚未建立 | 第24-25页 |
·失信惩罚制度运作失灵 | 第25-26页 |
第四章 我国征信监管制度的完善 | 第26-33页 |
·我国征信监管模式的选择 | 第26-30页 |
·选择的主要依据 | 第26-27页 |
·政府监管的定位 | 第27-28页 |
·自律组织的定位 | 第28-29页 |
·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的关系 | 第29-30页 |
·我国征信监管法律体系架构 | 第30-33页 |
·征信监管的目的 | 第30页 |
·征信监管的内容 | 第30-31页 |
·征信监管主体的职责 | 第31页 |
·征信监管的法律责任体系 | 第31-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