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论处罚性赔偿制度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导言第11页
第一章 惩罚性赔偿制度概述第11-18页
 第一节 惩罚性赔偿制度内涵及功能第11-15页
  一、 惩罚性赔偿的内涵第11-13页
  二、 惩罚性赔偿的功能第13-15页
 第二节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历史沿革第15-18页
  一、 惩罚性赔偿的古代历史第15-16页
  二、 近代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发展第16-18页
第二章 我国惩罚性赔偿的立法现状及评析第18-25页
 第一节 我国惩罚性赔偿的立法现状第18-21页
  一、 《民事诉讼法》第 232 条第18页
  二、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49 条第18-19页
  三、 《合同法》第 113 条第 2 款第19页
  四、 《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解释》第19-20页
  五、 《食品安全法》第 96 条第 2 款第20页
  六、 《侵权责任法》第 47 条第20-21页
 第二节 我国惩罚性赔偿立法的评析第21-25页
  一、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第21页
  二、 适用范围过于狭窄第21-22页
  三、 现有立法规定过于抽象第22-23页
  四、 赔偿标准僵化、赔偿基准设置不合理第23-24页
  五、 适用条件过于严格第24-25页
第三章 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民法中存在的合理性第25-30页
 第一节 反对的观点第25-28页
  一、 公法、私法二元论第25-26页
  二、 国家权力的削弱论第26-27页
  三、 限制经济发展论第27页
  四、 私人获利论第27-28页
  五、 诉讼泛滥论第28页
 第二节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立法理由第28-30页
  一、 符合私法发展趋势第28-29页
  二、 完善了民事赔偿、责任体系第29-30页
  三、 惩罚性赔偿符合社会正义观变革的要求第30页
第四章 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完善设想第30-42页
 第一节 我国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模式选择第30-33页
  一、 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三种立法模式第31-32页
  二、 本文的观点第32-33页
 第二节 我国罚性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第33-38页
  一、 理论界的争论第33-34页
  二、 我国惩罚性赔偿适用范围的扩张第34-38页
 第三节 我国惩罚性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第38-39页
  一、 不法行为第38页
  二、 主观过错第38-39页
  三、 损害事实第39页
 第四节 我国惩罚性损害赔偿的金额计算第39-42页
  一、 惩罚性损害赔偿的金额计算模式第39-41页
  二、 金额计算时的参考因素第41-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致谢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占有制度立法之不足及完善
下一篇:交付主义模式下买卖合同的风险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