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立法监督程序的体系完善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目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6页 |
·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地方立法监督的程序概述 | 第16-24页 |
·地方立法的界定 | 第16-17页 |
·立法监督概念 | 第17-18页 |
·建立完善的立法监督程序的重要性 | 第18-19页 |
·立法监督程序的体系介绍 | 第19-24页 |
第三章 地方立法监督程序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24-27页 |
·启动程序阶段存在的问题 | 第24页 |
·主体不清 | 第24页 |
·监督对象不确定 | 第24页 |
·监督主体的权限不明 | 第24页 |
·监督启动时间未规定 | 第24页 |
·实施程序阶段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监督主体审查内容未规定 | 第25页 |
·监督的实施方式未明确 | 第25页 |
·立法监督主体时限无明文规定 | 第25页 |
·未设定监督结论得出形式 | 第25页 |
·执行程序阶段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执行主体认定问题 | 第26页 |
·监督结论如何执行问题 | 第26页 |
·执行过程中主体责任及救济问题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地方立法监督启动程序的完善 | 第27-35页 |
·程序启动主体的认定 | 第27-30页 |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 第28页 |
·国务院 | 第28页 |
·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 第28-29页 |
·省级人民政府 | 第29页 |
·其他启动主体 | 第29-30页 |
·启动阶段的监督对象 | 第30-31页 |
·主体的监督权限范围 | 第31-33页 |
·程序启动阶段的监督时间 | 第33-35页 |
·不同监督主体 | 第33页 |
·同一监督主体 | 第33-35页 |
第五章 地方立法监督实施程序的完善 | 第35-40页 |
·监督审查的内容 | 第35-36页 |
·合法性审查 | 第35-36页 |
·合理性审查 | 第36页 |
·实施立法监督的方式和手段 | 第36-37页 |
·实施监督的时限及结论认定 | 第37-40页 |
第六章 地方立法监督执行程序的完善 | 第40-45页 |
·执行主体的确定 | 第40-41页 |
·监督结果的落实方式 | 第41-42页 |
·批准通过 | 第41页 |
·改变或撤销 | 第41页 |
·审查 | 第41-42页 |
·法律清理 | 第42页 |
·执行过程中的主体责任 | 第42-43页 |
·对监督结果不服的救济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附录A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