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构建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创新体系

摘要第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选题意义第8-9页
   ·国内外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现状第9-14页
     ·国外研究概况第9-11页
     ·国内研究概况第11-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对于研究现状的探讨及其可创新之处第15-16页
第二章 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概述第16-23页
   ·人文素质教育概述第16-19页
     ·人文素质教育的含义第16-18页
     ·人文素质教育的结构第18-19页
   ·科学发展观是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第19-22页
     ·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19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第19-20页
     ·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目标第20-22页
   ·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的主要内容第22-23页
第三章 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第23-33页
   ·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23-24页
   ·经济全球化时代为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提出更高要求第24-25页
     ·时代的挑战第24页
     ·信息化的辐射第24-25页
     ·受众群体的特殊性第25页
     ·温室花朵的形成第25页
   ·关于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情况第25-30页
     ·调查问卷的显性再现第25-27页
     ·调查问卷的隐性反映第27-30页
   ·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的反思第30-33页
第四章 构建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创新体系第33-44页
   ·正确定位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第33-34页
     ·对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33-34页
     ·改变高等教育功利主义偏颇认识第34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理工科人文素质教育跟踪定位系统第34-44页
     ·人文关怀亲情化的德育教育平台第35-37页
     ·传统文化植入式的国学教育平台第37-38页
     ·人文素质教育多元化的教学平台第38-40页
     ·身心体验化的人文素质教育基地第40-41页
     ·校风学风陶冶式的文化熏陶平台第41-42页
     ·建立五大平台的跟踪反馈体系第42页
     ·人文素质教育跟踪定位系统的独创性第42-44页
第五章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附录 普通理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问卷第47-50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开关磁通永磁电机的设计与制作
下一篇:ZigBee路由协议的仿真与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