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5页 |
| ·我国调剖技术的发展历史和调剖剂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化学调剖的意义 | 第11页 |
| ·目前对于油井出水问题的解决方案 | 第11-12页 |
| ·目前主要应用的调剖剂分类 | 第12-16页 |
| ·天然高分子改性产物调剖剂 | 第13页 |
| ·水溶性聚合物凝胶类调剖剂 | 第13-15页 |
| ·生物聚合物调剖剂 | 第15页 |
| ·颗粒类堵水调剖剂 | 第15-16页 |
| ·泡沫调剖剂 | 第16页 |
| ·淀粉接枝改性研究进展 | 第16-23页 |
| ·淀粉的概述 | 第17-18页 |
| ·淀粉接枝改性的合成方法 | 第18-21页 |
| ·工艺条件对淀粉接枝改性的影响 | 第21-22页 |
| ·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展望 | 第22-23页 |
| ·预交联凝胶颗粒调剖剂概述 | 第23-24页 |
| ·特点 | 第23页 |
| ·调剖机理[45] | 第23-24页 |
| ·选题依据 | 第24页 |
| ·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5-31页 |
| ·实验所需原料及主要设备 | 第25-26页 |
| ·淀粉接枝聚合反应机理 | 第26-27页 |
| ·淀粉接枝聚合物的制备 | 第27-28页 |
| ·单体混合溶液的配制 | 第27页 |
| ·淀粉接枝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丙烯酰氧基三甲基溴化铵调剖剂的合成 | 第27-28页 |
| ·性能测试 | 第28-30页 |
| ·吸水率的测定 | 第28-29页 |
| ·吸水速率 | 第29页 |
| ·吸盐率的测定 | 第29页 |
| ·保水性能(稳定性)的测定 | 第29页 |
| ·凝胶强度测定 | 第29页 |
| ·抗剪切性能测定 | 第29-30页 |
| ·耐热性能测定 | 第30页 |
| ·结构表征 | 第30-31页 |
| ·FTIR 红外表征 | 第30页 |
| ·SEM 扫描电镜 | 第30页 |
| ·X 射线衍射仪 | 第30页 |
| ·TGA 和 DSC 分析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1-46页 |
| ·交联剂用量对淀粉接枝聚合物调剖剂吸水速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 ·苯乙烯磺酸钠对淀粉接枝聚合物调剖剂吸水速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 ·阳离子单体浓度对淀粉接枝聚合物吸水率和吸盐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 ·阳离子单体浓度对淀粉接枝聚合物保水性能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单体/淀粉质量比对淀粉接枝聚合物调剖剂吸水速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 ·交联剂用量对淀粉接枝聚合物调剖剂凝胶强度和抗剪切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 ·苯乙烯磺酸钠含量对淀粉接枝聚合物调剖剂凝胶强度和抗剪切性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 ·交联剂用量对淀粉接枝聚合物调剖剂耐热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 ·苯乙烯磺酸钠用量对淀粉接枝聚合物调剖剂耐热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 ·淀粉接枝聚合物调剖剂 FTIR 表征 | 第40-41页 |
| ·接枝共聚物调剖剂的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41-42页 |
| ·接枝聚合物的 X 射线衍射(XRD)的分析 | 第42-43页 |
| ·接枝聚合物的 TGA 和 DSC 分析 | 第43-46页 |
| 主要结论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