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四川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四段储层岩石学及成岩特征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引言第9-13页
   ·选题依据及项目来源第9页
   ·研究现状第9-10页
     ·储层研究现状第9-10页
     ·成岩作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0页
   ·研究区域存在的问题第10-11页
   ·研究内容与思路第11-12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1页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1-12页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2-13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3-25页
   ·四川盆地沉积特征第13-15页
   ·地层划分与对比第15-16页
   ·岩性特征第16-21页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第21-24页
   ·四川盆地构造演化第24-25页
第3章 储层岩石学特征第25-35页
   ·砂岩组分特征第25-28页
     ·碎屑颗粒特征第25-26页
     ·填隙物特征第26-28页
   ·储层岩性特征第28-35页
第4章 储层孔隙类型及物性特征第35-44页
   ·孔隙类型第35-39页
     ·粒间孔隙第35-36页
     ·粒内孔隙第36-37页
     ·基质孔隙第37-38页
     ·微裂缝第38-39页
   ·储层孔隙类型平面分布第39-41页
   ·储层物性特征第41-44页
第5章 储层成岩作用与成岩相第44-64页
   ·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孔隙性的影响第44-54页
     ·压实作用第45-47页
     ·压溶作用第47页
     ·胶结作用第47-53页
     ·交代作用第53页
     ·溶蚀作用第53-54页
     ·构造破裂作用第54页
   ·成岩阶段的划分及成岩演化序列第54-59页
     ·成岩阶段划分依据第54-57页
     ·成岩阶段划分第57-59页
   ·成岩相特征第59-61页
     ·成岩相的划分第60页
     ·成岩相特征第60-61页
   ·成岩相的平面展布第61-64页
第6章 储层发育的影响因素第64-72页
   ·储层岩石类型、粒度、结构特征对储层发育的控制第64-66页
     ·石英碎屑第64-65页
     ·长石碎屑第65页
     ·岩屑第65-66页
     ·杂基第66页
     ·砂岩粒度对孔隙发育的影响第66页
   ·成岩作用对储层发育的控制第66-69页
     ·破坏性成岩作用第66-68页
     ·建设性成岩作用第68-69页
   ·成岩相对储层发育的控制第69-70页
   ·优质储层发育机理和分布规律第70-72页
结论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榆树林油田压裂潜力研究
下一篇:龙门山山前中段构造特征及油气成藏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