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3页 |
1. c-Abl的结构和功能 | 第11-13页 |
2. 微管结构和功能 | 第13-15页 |
3. PLK1的结构和功能 | 第15-17页 |
4. FOXM1的结构和功能 | 第17-21页 |
·FOXM1的结构 | 第17-18页 |
·FOXM1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 | 第18-19页 |
·FOXM1调控细胞周期的机制 | 第19-20页 |
·调节FOXM1转录活性的细胞周期信号 | 第20-21页 |
5. 本课题研究的科学问题 | 第21-23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36页 |
1. 菌株、细胞株、质粒及基因 | 第23页 |
2. 分子生物学工具酶、抗体及主要试剂 | 第23-24页 |
·分子克隆试剂 | 第23页 |
·本实验所用抗体 | 第23-24页 |
·试剂盒 | 第24页 |
·细胞培养试剂 | 第24页 |
·其他试剂 | 第24页 |
3. 主要耗材及仪器 | 第24-25页 |
4. 引物设计、载体构建及序列测定 | 第25-27页 |
·真核表达载体Flag-CCT3和Flag-CCT5的构建 | 第26页 |
·真核表达载体Flag-FOXM1的构建 | 第26页 |
·真核表达载体Flag-PLK1及其突变体的构建 | 第26-27页 |
·报告基因检测载体的构建 | 第27页 |
5. 质粒的小量和中量提取 | 第27-28页 |
6. 细胞培养、冻存与转染 | 第28-29页 |
7. 免疫沉淀与免疫印迹 | 第29-30页 |
8.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第30-31页 |
9. c-Abl/Arg double knockdown稳定细胞系的建立 | 第31页 |
10. 溶解状态微管蛋白的分离 | 第31页 |
11. 细胞中总RNA的提取及RT-PCR | 第31-32页 |
12. 荧光实时定量PCR | 第32-34页 |
13.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 | 第34页 |
14. 细胞免疫荧光技术 | 第34-35页 |
15. 细胞周期同步化(TdR两步法) | 第35-36页 |
第3章 结果 | 第36-52页 |
1. c-Abl与PLK1相互作用及对PLK1的磷酸化 | 第36-40页 |
·c-Abl与PLK1的相互作用 | 第36-37页 |
·c-Abl与PLK1的相互作用依赖于细胞周期 | 第37-38页 |
·c-Abl磷酸化PLK1 | 第38-39页 |
·c-Abl对PLK1的磷酸化依赖于细胞周期 | 第39-40页 |
2. c-Abl促进FOXM1的表达和蛋白稳定性 | 第40-44页 |
·c-Abl提高FOXM1的蛋白水平 | 第40-41页 |
·c-Abl促进FOXM1的转录 | 第41-43页 |
·c-Abl抑制FOXM1的降解 | 第43-44页 |
3. c-Abl促进微管组装 | 第44-49页 |
·c-Abl抑制微管解聚 | 第44-46页 |
·c-Abl促进微管的组装 | 第46-48页 |
·c-Abl不影响CCT的表达和组装 | 第48页 |
·c-Abl抑制微管蛋白的降解 | 第48-49页 |
4. c-Abl影响有丝分裂和胞质分裂 | 第49-52页 |
·c-Abl影响纺锤体的组装 | 第49-51页 |
·c-Abl影响胞质分裂 | 第51-52页 |
第4章 讨论 | 第52-57页 |
1. c-Abl对FOXM1的影响 | 第52-53页 |
2. c-Abl与PLK1的相互作用及影响 | 第53-54页 |
3. c-Abl对微管组装的影响 | 第54-55页 |
4. c-Abl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55-57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7-58页 |
本论文创新之处 | 第57页 |
待解决的问题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附录(DNA序列图谱) | 第64-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