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3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社会主义荣辱观概述 | 第16-22页 |
·荣辱观的含义 | 第16-17页 |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 | 第17-18页 |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 | 第18-22页 |
3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 第22-25页 |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涵 | 第22页 |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意义 | 第22-25页 |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史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的需要 | 第23页 |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提升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把握人生价值取向的迫切要求 | 第23-24页 |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时代要求 | 第24-25页 |
4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 第25-32页 |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的主要表现 | 第25-28页 |
·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 | 第25页 |
·价值取向扭曲,公众意识缺乏 | 第25-26页 |
·诚信意识淡薄,法纪知识匮乏 | 第26页 |
·追求享乐主义,畏惧艰苦奋斗 | 第26-27页 |
·心里素质欠佳,承受挫折能力差 | 第27页 |
·注重自我价值实现,缺乏社会责任感 | 第27页 |
·注重科技价值,轻视道德品质的培养 | 第27-28页 |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的成因 | 第28-32页 |
·社会负面的影响 | 第28-29页 |
·家庭教育的错位 | 第29页 |
·学校引导的不足 | 第29-30页 |
·大学生自身层面的原因 | 第30-32页 |
5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对策研究 | 第32-40页 |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途径 | 第32-37页 |
·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营造荣辱氛围 | 第32-33页 |
·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强化人文教育提升道德素养 | 第33-34页 |
·以社会实践为桥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 第34-35页 |
·以制度建设为保证,建立长效机制 | 第35-36页 |
·以网络媒介为平台,拓宽教育的有效途径 | 第36-37页 |
·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注意处理的关系 | 第37-40页 |
·知与行的统一关系 | 第37-38页 |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 第38页 |
·自律与他律的关系 | 第38-40页 |
6 结论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