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观花树木类论文--牡丹论文

10种紫斑牡丹在哈尔滨地区的抗寒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5页
   ·课题背景第9页
   ·紫斑牡丹的分布与引种研究第9-10页
     ·紫斑牡丹的分布第9页
     ·紫斑牡丹的引种第9-10页
   ·观赏性评价的研究进展第10页
   ·植物抗寒生理研究进展第10-13页
     ·田间实验与抗寒性第11页
     ·细胞膜透性与抗寒性第11-12页
     ·保护酶活性与抗寒性第12页
     ·代谢产物丙二醛与抗寒性第12页
     ·渗透性物质含量与抗寒性第12-13页
     ·生理生化与抗寒性第13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及研究内容第13-15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3页
     ·研究内容第13-15页
2 紫斑牡丹的抗寒性研究第15-30页
   ·材料与方法第15-18页
     ·试验材料第15页
     ·试验方法第15页
     ·抗寒指标的测定方法第15-18页
   ·结果与分析第18-28页
     ·试验期间哈尔滨地区的自然环境温度变化第18页
     ·紫斑牡丹抗寒性变化规律第18-25页
     ·不同防寒措施对紫斑牡丹抗寒性的影响第25-28页
   ·10种紫斑牡丹抗寒性的综合评价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3 紫斑牡丹的生长节律研究第30-39页
   ·材料与方法第30-34页
     ·引种地概况第30页
     ·引种地与原产地地理与气候条件的差异第30-32页
     ·试验材料第32页
     ·引种紫斑牡丹的管理第32-33页
     ·研究方法第33-34页
   ·结果与分析第34-38页
     ·物候期观测第34-35页
     ·紫斑牡丹芽的生长发育规律第35页
     ·紫斑牡丹花的生长发育规律第35-36页
     ·紫斑牡丹枝的生长发育规律第36-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4 紫斑牡丹的观赏性评价第39-45页
   ·材料与方法第39-41页
     ·试验材料第39页
     ·研究方法第39-41页
   ·结果与分析第41-44页
     ·综合评价系统的计算第41-43页
     ·综合评价结果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结论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附录第51-5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强脉冲光治疗面部光老化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北京市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