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我国创业板IPO定价制度探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3页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背景介绍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页
   ·国内外研究理论综述第10-12页
     ·国外研究状况第10-11页
     ·国内研究状况第11-12页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第12-13页
2 IPO定价基础和定价方式第13-22页
   ·IPO定价基础理论第13-15页
     ·内在价值理论第13-14页
     ·因素模型第14-15页
   ·IPO定价的估值方法第15-19页
     ·现金流量贴现法第15-16页
     ·经济收益附加值估值法第16-18页
     ·可比公司法第18-19页
   ·IPO定价方式第19-22页
     ·固定价格发行定价第19-20页
     ·累计投标询价制第20页
     ·拍卖机制第20-21页
     ·三种方式的比较第21-22页
3 IPO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及我国创业板特征第22-39页
   ·IPO制度的发展第22-24页
     ·审批制第22-23页
     ·核准制第23-24页
   ·IPO定价方式的变化第24-25页
     ·市盈率固定阶段(1990年-1998年)第24页
     ·市盈率淡化阶段(1998年底-2000年3月)第24页
     ·市盈率限制下的网上定价阶段(2000年3月-2004年8月)第24-25页
     ·询价制阶段(2005年至今)第25页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特征第25-36页
     ·上市公司特征第25-27页
     ·市场特征第27-29页
     ·市场统计数据第29-33页
     ·市场存在的问题第33-36页
   ·我国创业板IPO定价第36-39页
     ·投资心理第36页
     ·估值模型第36-39页
4 创业板IPO定价利益相关者分析第39-46页
   ·上市公司行为分析第40-42页
     ·夸大公司的真实状况第40-41页
     ·公司原始股票持有者套现动机第41页
     ·公司向市场传递信号第41页
     ·利用发行价格来影响股权分布结构第41-42页
     ·公司的IPO定价和议价能力第42页
   ·承销商行为分析第42-44页
     ·抑价以保证新股发售成功第43页
     ·信息不对称第43页
     ·承销费用的利益驱动第43-44页
   ·投资者行为分析第44-45页
     ·一二级市场套利对投资者认购新股的影响第44页
     ·散户投资者的从众效应第44页
     ·散户投资者的逆向选择问题第44-45页
     ·机构投资者的道德风险第45页
     ·机构投资者追求一二级市场收益最大化第45页
   ·监管部门行为分析第45-46页
5 完善创业板IPO定价机制的对策第46-55页
   ·多因素市盈率相关的IPO定价模型第46-52页
     ·模型的合理性分析第46-47页
     ·模型介绍第47页
     ·案例分析:以常山药业为例第47-51页
     ·模型说明第51-52页
   ·切断IPO利益链条第52-53页
     ·直投与承销和保荐业务分开第52页
     ·禁止承销费用与超募资金挂钩第52-53页
     ·部分承销费以所承销股票支付第53页
   ·增加问责机制第53页
     ·询价中按实际报价配售股票第53页
     ·建立承销商和保荐人的评级制度第53页
   ·增加对投资者的教育第53-54页
   ·加大处罚力度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后记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问题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