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6-9页 |
第2章 苦难写作的产生及其独特意义 | 第9-12页 |
第3章 傅天琳苦难写作所呈现的独特姿态 | 第12-21页 |
·接受苦难的态度 | 第12-15页 |
·咀嚼苦难的意味 | 第15-17页 |
·实现苦难的突围 | 第17-21页 |
第4章 探寻实现苦难突围的深层原因 | 第21-29页 |
·早期教育形成朴素的生存哲学 | 第21-23页 |
·生存环境萌发完善的审美人格 | 第23-26页 |
·巴蜀文化情境中的自觉追求 | 第26-29页 |
第5章 苦难突围的技巧探幽 | 第29-34页 |
·化浓为淡的处理策略 | 第29-31页 |
·撷取温情救赎苦难 | 第31-32页 |
·连通大自然缓解苦难 | 第32-34页 |
第6章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后记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