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土壤学论文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状况下土壤生物结皮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选题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选题的依据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5页
     ·土壤生物结皮种类组成第12-13页
     ·土壤生物结皮的生态功能第13-14页
     ·土壤生物结皮的生物学性质第14-15页
   ·研究内容第15-17页
     ·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状况第15-16页
     ·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第16-17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第17-22页
   ·研究区概况第17页
   ·试验布设第17-19页
     ·土壤生物结皮厚度划分第17页
     ·样地选择第17-19页
   ·样方选取与样品采集第19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19-21页
     ·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第19-20页
     ·土壤酶测定第20-21页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第21-22页
第三章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规律第22-35页
   ·不同植被状况下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第22-24页
   ·土壤生物结皮覆盖状况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第24-31页
     ·微生物总数第24-26页
     ·细菌数量第26-27页
     ·放线菌数量第27-29页
     ·真菌数量第29-31页
   ·微生物数量的垂直分布规律第31-33页
     ·微生物总数第31-32页
     ·细菌数量第32页
     ·放线菌数量第32-33页
     ·真菌数量第33页
   ·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土壤酶活性分布状况第35-47页
   ·不同植被状况下土壤酶活性分布状况第35-36页
     ·过氧化氢酶第35页
     ·蔗糖酶第35-36页
     ·脲酶第36页
     ·碱性磷酸酶第36页
   ·不同生物结皮覆盖土壤的酶活性分布状况第36-43页
     ·过氧化氢酶第36-38页
     ·蔗糖酶第38-40页
     ·脲酶第40-42页
     ·碱性磷酸酶第42-43页
   ·土壤酶活性垂直分布特征第43-45页
     ·过氧化氢酶第43-44页
     ·蔗糖酶第44页
     ·脲酶第44-45页
     ·碱性磷酸酶第45页
   ·小结第45-47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47-50页
   ·结论第47-48页
   ·讨论第48-50页
第六章 问题与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致谢第56-57页
作者简介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土高原不同乔灌树种人工纯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研究
下一篇: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工刺槐林林分结构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