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二、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1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一) 文献法 | 第11页 |
(二) 问卷调查法 | 第11-12页 |
(三) 访谈调查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活动有效性的标准及必要性 | 第13-16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一) 课堂活动的涵义 | 第13页 |
(二) 课堂活动有效性的标准 | 第13-14页 |
(三) 新课改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活动有效性的应然状态 | 第14-15页 |
1 、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教师的适时引导的相统一 | 第14页 |
2 、活动的科学预设与知识的合理生成的相统一 | 第14-15页 |
3 、面向全体与关注个体相统一 | 第15页 |
二、 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活动有效性的必要性 | 第15-16页 |
(一) 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活动有效性是由政治课的教学目的决定的 | 第15页 |
(二) 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活动有效性是由新课改的要求决定的 | 第15-16页 |
第三章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有效性现状分析 | 第16-25页 |
一、 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了解思想政治课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 第16-17页 |
二、 通过访谈调查法向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了解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 第17页 |
三、 制约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活动有效性的问题 | 第17-25页 |
(一) 课堂活动目标落实不到位 | 第17-18页 |
(二) 课堂活动流于形式 | 第18-20页 |
(三) 课堂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不充分 | 第20-21页 |
(四) 课堂活动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不平等 | 第21-23页 |
(五) 课堂活动延伸作用缺失 | 第23-25页 |
第四章 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活动有效性的策略 | 第25-30页 |
一、 坚持目标引领策略 | 第25-26页 |
二、 坚持整体设计策略 | 第26-27页 |
三、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策略 | 第27-28页 |
四、 坚持人文关怀策略 | 第28-29页 |
五、 注重德育渗透策略 | 第29-30页 |
结束语 | 第30-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附录一: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活动有效性调查问卷 | 第35-38页 |
附录二:教师访谈提纲 | 第38-3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