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和谐社会条件下人的精神生活的构建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引言第10-15页
 (一) 论文选题的原因和意义第10-11页
 (二) 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1-13页
 (三) 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第13-15页
  1、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3页
  2、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3页
  3、论文的创新点第13-15页
一、精神生活概念探析第15-19页
 (一) 精神生活的概念第15-18页
 (二) 人的精神生活的实践历史性存在第18-19页
二 、精神生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义第19-24页
 (一) 精神生活的地位和作用第19-21页
  1、精神生活的存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特征第20页
  2、精神生活以物质生活为前提和基础第20页
  3、精神生活对物质生活有巨大的能动作用第20-21页
 (二) 和谐社会构建中精神生活的地位和作用第21-24页
  1、和谐社会构建包含精神生活的构建第22-23页
  2 、精神生活对给予物质生活正确的方向性前瞻性并与之相辅相成第23页
  3、和谐的精神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和价值尺度第23-24页
三 、我国和谐社会建构视域下精神生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24-46页
 (一) 精神生活存在的问题第24-35页
  1、精神生活价值取向的相对不高(庸俗化)第25-27页
  2、精神生活发展态势的前瞻性不足(滞后性)第27-30页
  3、精神生活中人的主体性的欠缺(不足)第30-32页
  4、精神生活中公民道德建设相对滞后第32-35页
 (二) 解析失范的精神生活存在的原因第35-46页
  1、精神生活在多元化价值取向中缺乏正确引导第35-38页
  2、精神生活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衡性第38-41页
  3、经济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对人的主体性发展有一定制约第41-43页
  4、西方不良社会思潮对我国精神生活的影响第43-46页
四 、构建当代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精神生活第46-60页
 (一)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精神生活构建中的主导地位第46-50页
  1、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时代精神生活注入了新鲜血液并推动中国历史的进步第46-48页
  2、正确对待精神生活构建中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辩证关系第48-50页
 (二)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我国人民精神生活的质量第50-52页
  1、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念第50-51页
  2、倡导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人民精神生活提供更多精神食粮第51-52页
 (三) 辩证对待中西方传统精神生活,构建和谐社会条件下的精神生活第52-55页
  1、对中西方传统积极精神生活的认识第52-54页
  2、传承精神生活,推动当代精神生活新发展第54-55页
 (四) 个体构建和谐的精神生活第55-58页
  1、加强自身学习,树立正确价值观第55-57页
  2、实践中建构和谐精神生活第57-58页
 (五) 和谐社会条件下人的精神生活的建构与我们党的建设密不可分第58-60页
  1、党的领导对于精神生活的建构具有必要性第58-59页
  2、加强和改进党对精神生活领导第59-60页
结语第60-61页
注释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4页
 1、著作类文集第63页
 2、期刊论文类第63-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紫杉醇耐受前列腺癌细胞株PC3/Tax的建立及片叶苔素D逆转其耐药的初步分析
下一篇:CXCL16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