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第二节 村民自治视野下的党风廉政建设的提出及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第三节 本文的写作方法及创新 | 第14-16页 |
一、系统分析法 | 第14页 |
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 第14-15页 |
三、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以理论研究为主的方法 | 第15页 |
四、综合分析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村民自治视野下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概述 | 第16-22页 |
第一节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意义 | 第16-17页 |
一、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第16-17页 |
二、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推动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 | 第17页 |
三、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 | 第17页 |
第二节 崇明县村民自治现状及发展综述 | 第17-19页 |
第三节 崇明县党风廉政建设发展综述 | 第19-22页 |
第三章 当前村民自治下崇明县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22-28页 |
第一节 少数村干部行为失范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村"两委"尚未形成工作合力 | 第24-27页 |
一、村党支部包揽村务,将村庄视为己有 | 第24-25页 |
二、部分村委会把村民自治理解为绝对自由 | 第25页 |
三、两委引经据典,相互争权夺利 | 第25页 |
四、乡镇缺乏正确的指导导致两委分权 | 第25-27页 |
第三节 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规章制度落实不力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当前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3页 |
第一节 主观原因 | 第28-31页 |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 第28页 |
二、个别干部法制观念淡薄 | 第28-29页 |
三、个别干部工作导向失误 | 第29页 |
四、个别干部工作作风不不扎实 | 第29页 |
五、民主监督制度不完善 | 第29-30页 |
六、民主监督意识比较淡薄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客观原因 | 第31-33页 |
一、村级财务管理混乱 | 第31页 |
二、监督主体多元化导致监督乏力 | 第31-32页 |
三、村务公开流于形式 | 第32页 |
四、权力监督出现"真空" | 第32-33页 |
第五章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若干对策 | 第33-48页 |
第一节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 第33-36页 |
一、完善选举制度,进一步落实村民的民主权利 | 第34页 |
二、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村民群众的参与权 | 第34-35页 |
三、完善决策制度,进一步落实村民群众的决策权 | 第35页 |
四、完善监督制度,进一步落实村民群众的监督权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强化政务公开及利益诉求 | 第36-38页 |
一、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制度 | 第36页 |
二、充分完善政务公开渠道 | 第36-37页 |
三、提高村务公开工作质量 | 第37页 |
四、注重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加强教育培训力度 | 第38-40页 |
一、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 第38-39页 |
二、加强对村干部业务知识及法规常识的培训 | 第39-40页 |
三、加强对群众公民意识的引导与教育 | 第40页 |
第四节 正确处理"两委"关系 | 第40-45页 |
一、健全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40-41页 |
二、明确职能,理顺两委关系 | 第41-42页 |
三、转变观念,改进党的领导方式 | 第42-43页 |
四、加强教育,提高两委班子素质 | 第43-44页 |
五、充分发挥乡镇的指导作用 | 第44页 |
六、深化源头治理工作 | 第44-45页 |
第五节 强化监督检查与指导 | 第45-48页 |
一、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会议的地位 | 第46-47页 |
二、加强"四议两公开"和党员议事会制度的落实 | 第47页 |
三、加强经常性的监督检查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