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钱庄之刑法规制初探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地下钱庄的现状分析 | 第11-16页 |
第一节 地下钱庄不同类型运作情况简介 | 第11-12页 |
一、存贷型地下钱庄 | 第11-12页 |
二、汇兑型地下钱庄 | 第12页 |
第二节 地下钱庄性质及影响 | 第12-14页 |
第三节 地下钱庄存在原因 | 第14-16页 |
一、高额利润的驱使 | 第14页 |
二、直接满足客户需求,投其所好 | 第14-15页 |
三、私人财富快速膨胀和投资渠道有限 | 第15页 |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地下钱庄的刑法规制现状 | 第16-20页 |
第一节 地下钱庄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适用 | 第16-17页 |
一、何谓“公众” | 第16-17页 |
二、“扰乱金融秩序”的相关系列规定 | 第17页 |
第二节 地下钱庄与洗钱的恶性互动 | 第17-19页 |
第三节 地下钱庄与非法经营罪的适用 | 第19-20页 |
一、外汇买卖行为“情节不严重” | 第19-20页 |
二、地下钱庄买卖并非“外汇”的外币 | 第20页 |
第三章 地下钱庄在我国的刑法规制完善初探 | 第20-25页 |
第一节 相关罪名的细化规定 | 第20-21页 |
一、非法经营罪的完善 | 第20-21页 |
二、完善对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追缴和罚没制度 | 第21页 |
第二节 反洗钱体系的刑法构建 | 第21-23页 |
一、洗钱罪的相应完善 | 第21页 |
二、密切配合公安部门,加强经侦部门打击力度 | 第21-23页 |
第三节 我国打击地下钱庄的对策 | 第23-25页 |
一、开展专项行动 | 第23-24页 |
二、调查方式多样,坚持“三个结合” | 第24-25页 |
三、侦查对策 | 第25页 |
第四章 地下钱庄治理的国际经验 | 第25-32页 |
第一节 我国台湾地区的治理经验 | 第25-27页 |
一、 合会的法律定性 | 第26页 |
二、部分合会转为民营中小企业银行 | 第26页 |
三、运用法律武器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日本的治理经验 | 第27-29页 |
一、政府控管调控小额贷款市场 | 第27-28页 |
二、法律规制严惩扰乱金融秩序者 | 第28-29页 |
第三节 美国的治理经验 | 第29-30页 |
第四节 不同情况下的地下钱庄规制对策 | 第30-32页 |
一、逐步放松外汇管制 | 第30-31页 |
二、立法规范民间信贷,放宽民间投资产业准入 | 第31-32页 |
三、引导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壮大 | 第32页 |
四、建立透明、公正的法律监管体制 | 第32页 |
结语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