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量综合管理系统设计和应用
| 目录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 ·课题提出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相关技术和标准现状 | 第9-10页 |
| ·系统设计的原则 | 第10-11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电能量综合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第13-19页 |
| ·系统设计目标 | 第13-14页 |
| ·系统设计的原则 | 第14-15页 |
| ·系统基本模型 | 第15-18页 |
| ·通讯网络 | 第15-17页 |
| ·主站软件架构 | 第17页 |
| ·主站硬件结构 | 第17-18页 |
| ·终端设计框图 | 第18页 |
| ·小结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数据综合平台设计 | 第19-27页 |
| ·电能数据自动采集 | 第19-22页 |
| ·变电站终端数据自动采集 | 第20-21页 |
| ·大用户终端/居民集抄数据自动采集 | 第21-22页 |
| ·电能数据集成 | 第22-24页 |
| ·常用的接口方式 | 第23-24页 |
| ·接口方式总结 | 第24页 |
| ·接口的安全性 | 第24页 |
| ·终端数据采集(本地通讯网络) | 第24-26页 |
| ·小结 | 第26-27页 |
| 第四章 电能数据的综合应用 | 第27-47页 |
| ·电能数据应用平台 | 第27-28页 |
| ·系统管理 | 第28-31页 |
| ·后台计算 | 第31-33页 |
| ·统计分析 | 第33-34页 |
| ·数据库管理 | 第34-35页 |
| ·数据库建设 | 第34-35页 |
| ·存储数据类型 | 第35页 |
| ·数据归档 | 第35页 |
| ·报表管理 | 第35-37页 |
| ·WEB发布 | 第37-40页 |
| ·线损综合分析 | 第40-45页 |
| ·统计线损 | 第41-42页 |
| ·理论线损 | 第42-45页 |
| ·小结 | 第45-47页 |
| 第五章 终端设计 | 第47-55页 |
| ·分类 | 第47-49页 |
| ·厂站采集终端 | 第47页 |
| ·专变采集终端 | 第47-48页 |
| ·公变采集终端 | 第48页 |
| ·低压集中抄表终端 | 第48页 |
| ·可远传多功能电能表 | 第48-49页 |
| ·终端设计功能框图 | 第49-50页 |
| ·终端主要功能 | 第50-51页 |
| ·与主站数据通信功能 | 第50页 |
| ·数据抄读及存储处理 | 第50-51页 |
| ·时钟 | 第51页 |
| ·负荷控制功能 | 第51页 |
| ·维护 | 第51页 |
| ·典型方案 | 第51-53页 |
| ·专变终端典型应用方案 | 第51-52页 |
| ·集抄终端典型应用方案 | 第52-53页 |
| ·远程多功能电能表典型应用方案 | 第53页 |
| ·小结 | 第53-55页 |
| 第六章 关键技术及特点 | 第55-59页 |
| ·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 | 第55-56页 |
| ·面向电力对象数据库 | 第56-57页 |
| ·后台多任务管理数据自动计算 | 第57页 |
| ·通讯(网络、拨号、GPRS等) | 第57-58页 |
| ·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 ·总结 | 第59页 |
| ·展望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致谢 | 第63-65页 |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5-66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