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本文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视频压缩编码技术的发展简介 | 第11-13页 |
·H.261标准 | 第11页 |
·MPEG-1标准 | 第11-12页 |
·MPEG-2标准 | 第12页 |
·H.263标准 | 第12-13页 |
·MPEG-4标准 | 第13页 |
·H.264/AVC标准 | 第13页 |
·AVS标准 | 第13页 |
·H.264/AVC视频压缩编码标准未来应用展望 | 第13-14页 |
·H.264/AVC标准国内外研究成果简介 | 第14-16页 |
·国外研究成果简介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成果简介 | 第15-16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7-18页 |
第2章 H.264/AVC视频压缩编码技术简析 | 第18-37页 |
·H.264/AVC视频编码简介 | 第18-22页 |
·H.264的档次与级 | 第18-20页 |
·H.264支持的视频格式 | 第20页 |
·H.264图像帧的结构 | 第20-21页 |
·H.264的分层编码结构 | 第21-22页 |
·VCL层编码技术简介 | 第22-30页 |
·帧内编码 | 第23-26页 |
·帧间预测 | 第26-27页 |
·DCT整数变换 | 第27-28页 |
·去块效应滤波器 | 第28页 |
·熵编码 | 第28-30页 |
·NAL层编码技术简介 | 第30-36页 |
·NAL单元结构 | 第30-32页 |
·RBSP单元结构 | 第32-33页 |
·VCL编码后数据打包成NALU的步骤 | 第33页 |
·NAL单元传输顺序 | 第33-34页 |
·NALU的分割与合并 | 第34-35页 |
·NALU数据在H.264中的分层传输结构 | 第35-36页 |
·本章总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H.264/AVC视频编码标准在3G信道中的应用 | 第37-43页 |
·3G网络环境简介 | 第37页 |
·视频数据包在WCDMA网络中的传输 | 第37-38页 |
·无线信道反馈指标 | 第38-39页 |
·RTP分组丢包率的计算 | 第38页 |
·UDP包平均延迟的计算 | 第38-39页 |
·H.264标准中的码率控制技术 | 第39-40页 |
·影响码率的参数 | 第40-41页 |
·量化参数 | 第40页 |
·GOP分配 | 第40-41页 |
·跳帧机制 | 第41页 |
·抗误码技术 | 第41-42页 |
·参数集 | 第42页 |
·Intra编码宏块随机刷新方法 | 第42页 |
·灵活宏块顺序策略 | 第42页 |
·本章总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H.264标准视频编码在DM6446上的实现 | 第43-55页 |
·TMS320DM6446简介 | 第43-45页 |
·DM6446硬件简介 | 第43-44页 |
·DaVinci的双核通信机制 | 第44-45页 |
·DaVinci的软件开发 | 第45-46页 |
·DaVinci的软件开发的工具 | 第45-46页 |
·DaVinci的软件开发步骤 | 第46页 |
·H.264标准的视频编码的移植 | 第46-50页 |
·x264编码结构 | 第47-49页 |
·x264算法的剪切与移植 | 第49-50页 |
·Codec Engine的建立 | 第50-52页 |
·Codec Engine和Codec Server的工作原理 | 第50-51页 |
·Codec Engine的建立方法 | 第51页 |
·Codec Server建立方法 | 第51-52页 |
·应用程序对Codec Engine的调用 | 第52-53页 |
·视频图像效果图 | 第53-55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