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研究全光开关的意义 | 第8-9页 |
·电控光开关的研究现状和分析 | 第9-11页 |
·电光开关 | 第9页 |
·微机电系统(MEMS)光开关 | 第9页 |
·热光开关 | 第9-10页 |
·液晶光开关 | 第10页 |
·喷墨气泡光开关 | 第10页 |
·声光光开关 | 第10-11页 |
·磁光开关 | 第11页 |
·光控光开关的研究现状和分析 | 第11-14页 |
·非线性Mach-Zehnder 干涉仪型全光开关 | 第11-13页 |
·非线性环镜(NOLM)全光开关 | 第13页 |
·非线性光克尔全光开关 | 第13-14页 |
·研究课题来源及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光纤环腔全光开关的理论基础 | 第15-30页 |
·光纤弱耦合模理论 | 第15-19页 |
·耦合模方程 | 第15-17页 |
·耦合模方程的解 | 第17-19页 |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理论 | 第19-22页 |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放大原理 | 第19-20页 |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增益特性 | 第20-22页 |
·光纤耦合器环型谐振腔光开关原理 | 第22-29页 |
·忽略损耗时环型谐振腔的开关特性 | 第22-25页 |
·考虑损耗时环型谐振腔的开关特性 | 第25-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含EDFA 的光纤环腔自泵浦全光开关的实验研究 | 第30-52页 |
·含EDFA 的光纤环腔全光开关的原理 | 第30-39页 |
·含EDFA 的光纤环腔全光开关的方程 | 第30-36页 |
·开关特性 | 第36-37页 |
·环腔精细度的计算 | 第37-38页 |
·开关功率的计算 | 第38页 |
·开关时间的计算 | 第38-39页 |
·含EDFA 的光纤环腔自泵浦全光开关的实验 | 第39-51页 |
·含EDFA 的光纤环腔全光开关的实验装置 | 第39-40页 |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的增益特性 | 第40-42页 |
·EDFA 的增益与EDFA 和EDF 共同使用时的增益的比较 | 第42-45页 |
·实验的实测参数与其理论计算 | 第45-48页 |
·环腔谐振状态的调节 | 第48-49页 |
·增大入射功率(自泵浦)时的反射率和透射率的测量 | 第49-51页 |
·实验的结论 | 第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调节EDFA 泵浦光实现的光纤环腔全光开关 | 第52-62页 |
·由R_1=21.1%和R_2=50.5%的耦合器构成的环腔开 | 第52-56页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53-54页 |
·测量环腔中EDFA 的增益 | 第54-56页 |
·改变入射功率对开关效果的影响 | 第56页 |
·由R_1=51%和R_2=50.5%的耦合器构成的环腔开 | 第56-61页 |
·改变入射功率对开关效果的影响 | 第58-60页 |
·耦合器分光比对环腔开关的影响 | 第60-61页 |
·开关时间的分析 | 第61页 |
·实验误差分析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