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MS320DM642的车牌识别系统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车牌识别算法发展及我国车牌特点 | 第10-11页 |
| ·基于PC的车牌识别系统 | 第11-12页 |
| ·DSP车牌识别系统 | 第12页 |
| ·国内外研究成果 | 第12-13页 |
| ·我们的研究工作 | 第13-14页 |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 第2章 硬件系统 | 第15-27页 |
| ·DSP概述 | 第15-17页 |
| ·DSP发展的阶段 | 第15-16页 |
| ·DSP处理器结构特点 | 第16-17页 |
| ·TMS320DM642 DSP介绍 | 第17-22页 |
| ·TMS320DM642结构框图 | 第18-19页 |
| ·TMS320DM642的CPU结构 | 第19-22页 |
| ·存储器 | 第22-23页 |
| ·视频解码芯片SAA7115H介绍 | 第23页 |
| ·视频编码芯片SAA7105E介绍 | 第23-24页 |
| ·10/100M自适应的以太网接口 | 第24页 |
| ·硬件系统功能框图及实物图 | 第24-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车牌识别算法 | 第27-37页 |
| ·车牌定位 | 第27-32页 |
| ·图像转换 | 第27-28页 |
| ·基于纹理的定位方法 | 第28-31页 |
| ·基于色包和度分量的定位方法 | 第31-32页 |
| ·定位后处理 | 第32页 |
| ·字符分割 | 第32-34页 |
| ·几何变换 | 第33-34页 |
| ·垂直投影的字符分割算法 | 第34页 |
| ·字符识别 | 第34-36页 |
| ·字符预处理 | 第35页 |
| ·特征提取 | 第35-36页 |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识别 | 第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4章 软件系统结构 | 第37-51页 |
| ·系统整体结构 | 第37-38页 |
| ·DSP系统软件结构 | 第38-47页 |
| ·DSP软件开发环境 | 第38-39页 |
| ·DSP软件系统流程 | 第39-41页 |
| ·视频输入模块 | 第41-42页 |
| ·处理模块 | 第42-44页 |
| ·网络模块 | 第44-46页 |
| ·视频输出模块 | 第46-47页 |
| ·PC端管理软件 | 第47-50页 |
| ·Dot Net和XML技术 | 第47页 |
| ·消息接收 | 第47-48页 |
| ·基于XML的数据存储 | 第48-49页 |
| ·界面设计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5章 系统的优化、调试、装载和结果 | 第51-63页 |
| ·系统优化 | 第51-54页 |
| ·数据类型的使用 | 第51-52页 |
| ·使用宏或者inline函数 | 第52页 |
| ·循环体的处理 | 第52-53页 |
| ·使用系统提供的库函数 | 第53-54页 |
| ·编译器的自动优化选项 | 第54页 |
| ·系统调试 | 第54-57页 |
| ·功能单元测试 | 第54-55页 |
| ·软件系统的调试 | 第55-57页 |
| ·系统装载 | 第57-60页 |
| ·从Flash的自启动过程 | 第57-58页 |
| ·Flash存储系统程序格式 | 第58页 |
| ·Flash地址的访问模式 | 第58-59页 |
| ·boot loader程序 | 第59-60页 |
| ·装载程序操作过程 | 第60页 |
| ·系统结果 | 第60-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4页 |
| ·总结 | 第63页 |
| ·展望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