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论 | 第6-8页 |
一、萨义德文学批评的文化基因 | 第8-19页 |
1、“流亡性”与萨义德诗学思想 | 第8-13页 |
2、历史——布景和桥梁 | 第13-15页 |
3、“现世性”与文化角斗士 | 第15-19页 |
二、萨义德文学批评的逻辑构成 | 第19-31页 |
1、作者·文本·读者 | 第19-24页 |
2、真·善·美 | 第24-31页 |
三、萨义德文学批评的肌体 | 第31-40页 |
1、“人文主义”与“民主”的嫁接 | 第31-34页 |
2、围绕“经典”问题的讨论 | 第34-37页 |
3、从阅读模式到批评模式 | 第37-40页 |
四、问题与思考 | 第40-49页 |
1、“流亡性”的无助:从“反本质”走向“本质” | 第40-43页 |
2、“现世性”的无奈:要“一般”还是要“普遍” | 第43-45页 |
3、经验VS.理想:萨义德文学批评的矛盾根源 | 第45-49页 |
五、结语:走向方兴未艾的跨文化批评 | 第49-52页 |
参考书目 | 第52-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