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的并行设计环境理论与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2-14页 |
·并行程序设计环境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多智能体系统开发环境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 | 第15-18页 |
第2章 基于协同的可视化并行程序开发软件包 | 第18-39页 |
·基本问题 | 第18页 |
·并行虚拟机PVM | 第18-22页 |
·PVM系统的组成 | 第18-19页 |
·PVM系统结构和消息通信技术 | 第19-21页 |
·PVM通信模型 | 第21页 |
·PVM任务调度机制 | 第21页 |
·PVM on Win32 | 第21-22页 |
·可视化并行程序开发软件包的结构 | 第22-28页 |
·软件包组成 | 第22-23页 |
·任务描述器 | 第23-24页 |
·通信代码生成器 | 第24-26页 |
·代码插入器 | 第26页 |
·任务调度器 | 第26-27页 |
·任务控制器 | 第27-28页 |
·软件包的数据结构及实现 | 第28-37页 |
·结点的概念及数据结构 | 第28-30页 |
·关系的数据结构 | 第30-31页 |
·通信代码的自动生成及插入 | 第31-32页 |
·虚拟机构造及任务信息的获取 | 第32-33页 |
·输入输出功能 | 第33页 |
·消息监测功能 | 第33-34页 |
·任务控制器的实现 | 第34-37页 |
·软件包实现中的关键技术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软件包任务调度策略及实现 | 第39-60页 |
·任务描述 | 第39页 |
·目标机器 | 第39-40页 |
·调度策略 | 第40-45页 |
·现有的动态调度策略 | 第40-41页 |
·改进的调度策略 | 第41-45页 |
·基于PVM的任务调度策略 | 第45页 |
·基于PVM的任务调度策略的实现 | 第45-58页 |
·任务描述相关的数据结构 | 第46-47页 |
·目标机器描述的数据结构 | 第47-48页 |
·调度模块 | 第48-56页 |
·负载信息收集模块 | 第56-57页 |
·本地消息监控模块 | 第57页 |
·两层调度算法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4章 并行程序开发软件包应用实例 | 第60-67页 |
·任务描述 | 第61-65页 |
·任务结点属性描述 | 第62-63页 |
·关系描述 | 第63-65页 |
·通信代码生成及插入 | 第65页 |
·任务调度 | 第65-66页 |
·应用效果 | 第66-67页 |
第5章 多智能体系统开发集成环境 | 第67-97页 |
·多智能体协作模型的结构设计 | 第67-70页 |
·构造多智能体系统开发集成环境的要求 | 第67页 |
·多智能体系统的协作模型 | 第67-70页 |
·系统构成 | 第70-71页 |
·系统设计思想 | 第71-75页 |
·两个概念 | 第71-72页 |
·体系结构原型管理 | 第72页 |
·体系结构管理 | 第72页 |
·体系结构配置模块中智能体管理 | 第72-73页 |
·分布式管理者 | 第73页 |
·信使 | 第73-74页 |
·智能体析构者 | 第74页 |
·通信模式 | 第74页 |
·辅助功能 | 第74-75页 |
·开发集成环境主要模块的设计 | 第75-92页 |
·主要类概述 | 第75-76页 |
·主控模块功能设计 | 第76-81页 |
·分布式管理者设计 | 第81-87页 |
·信使设计 | 第87-92页 |
·智能体应用程序接口 | 第92-96页 |
·智能体通信接口 | 第92-93页 |
·信使自然语言处理功能接口 | 第93-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6章 自然语言通信功能研究 | 第97-107页 |
·受限语言简介 | 第97-98页 |
·自然语言通信功能设计 | 第98-102页 |
·建立词汇库 | 第99-100页 |
·确定受限句型 | 第100-101页 |
·自然语言处理模块的结构 | 第101-102页 |
·自然语言处理模块的实现 | 第102-105页 |
·词法分析 | 第102-103页 |
·语法及语义分析 | 第103-104页 |
·有效通信 | 第104-105页 |
·自动生成自然语言句子 | 第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第7章 多智能体集成开发环境应用示例 | 第107-117页 |
·问题分析 | 第107页 |
·智能体设计 | 第107-113页 |
·智能体知识结构 | 第108页 |
·自然语言处理模块的引入 | 第108-109页 |
·智能体的基本推理流程 | 第109-110页 |
·协商策略 | 第110-113页 |
·多智能体系统开发 | 第113-117页 |
·设计多智能体系统的体系结构原型 | 第113-115页 |
·设计多智能体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115页 |
·系统启动 | 第115-117页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7-120页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117-119页 |
·未来工作与展望 | 第119-12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20-122页 |
致谢 | 第12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