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 新时期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与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 | 第10-16页 |
(一) 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党的工作重心也发生了根本性转移 | 第10-12页 |
(二) 海峡两岸关系开始松动和缓和 统一战线的阵营得到进一步扩大 | 第12-13页 |
(三)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我国的对外关系也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 | 第13-16页 |
二、 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体系及其主要内容 | 第16-26页 |
(一) 邓小平进一步强调了统一战线的历史地位和在新时期的重要作用 | 第16-17页 |
(二) 邓小平全面概括了统一战线理论的科学内涵 | 第17-19页 |
(三) 邓小平充分阐释了统一战线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19-26页 |
三、 世纪之交国内外的新变化与统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 第26-32页 |
(一) 国际环境呈现出与改革开放初期不同的特点复杂而多变 | 第26-27页 |
(二) 国内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成就巨大,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 第27-28页 |
(三) 西部大开发吹响了我国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的号角 统战工作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任务 | 第28-30页 |
(四) 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统一战线的对象呈现出建国后空前的多样性 | 第30-31页 |
(五) 科教兴国战略确定并实施,知识分子工作较之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显得更加重要 | 第31-32页 |
四、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第32-43页 |
(一)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充分肯定了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强调了统战工作的重要性 | 第32-33页 |
(二)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政党制度理论做了新的发展强调要发挥各民主党派的作用 | 第33-35页 |
(三)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针对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提出正确认识和对待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问题 | 第35-36页 |
(四)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视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 第36-38页 |
(五)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坚持“一国两制”构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针对性较强的新主张 | 第38-39页 |
(六)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民族、宗教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注重相关政策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 | 第39-41页 |
(七)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统一战线工作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