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 第1-24页 |
1. 前言 | 第8-15页 |
1.1 ACE抑制剂发展概况及远景 | 第8-9页 |
1.2 贝那普利概况 | 第9-15页 |
2. 贝那普利合成路线 | 第15-21页 |
3. 课题提出 | 第21-24页 |
3.1 课题提出 | 第21页 |
3.2 论文目的 | 第21页 |
3.3 反应路线筛选 | 第21-23页 |
3.4 参考文献 | 第23-24页 |
第二部分 3(S)-胺基-2.3.4.5-四氢-2-酮-1 H-1-苯并氮杂-1-乙酸叔丁酯(Ⅱ)合成 | 第24-127页 |
1. α—四氢萘酮合成 | 第24-29页 |
1.1 理化性质 | 第24页 |
1.2 合成路线 | 第24-25页 |
1.3 路线选择 | 第25页 |
1.4 合成配方 | 第25-26页 |
1.5 合成步骤 | 第26-28页 |
1.6 讨论 | 第28页 |
1.7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2. 2—溴—1—四氢萘酮合成 | 第29-31页 |
2.1 物性 | 第29页 |
2.2 合成路线 | 第29-30页 |
2.3 路线选择 | 第30页 |
2.4 合成配方 | 第30页 |
2.5 合成步骤 | 第30-31页 |
2.6 讨论 | 第31页 |
2.7 参考文献 | 第31页 |
3. 2-溴-3,4 二氢-N-羟基-(2H)-萘亚胺合成 | 第31-39页 |
3.1 物性 | 第32页 |
3.2 合成路线 | 第32-33页 |
3.3 路线选择 | 第33页 |
3.4 合成配方 | 第33页 |
3.5 合成步骤 | 第33-34页 |
3.6 讨论 | 第34-36页 |
3.7 结论 | 第36页 |
3.8 机理探讨 | 第36-38页 |
3.9 注意事项 | 第38页 |
3.10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4. 3-溴-1,3,4,5-四氢-2H-1-苯氮杂卓-2-酮合成 | 第39-42页 |
4.1 合成路线 | 第39-40页 |
4.2 合成配方 | 第40页 |
4.3 合成步骤 | 第40-41页 |
4.4 讨论 | 第41-42页 |
4.5 注意事项 | 第42页 |
4.6 参考文献 | 第42页 |
5. 4.5-二氢-3-酞酰亚胺-1H-1-苯并氮杂卓-2(3H)-酮制备 | 第42-45页 |
5.1 物性与结构 | 第42页 |
5.2 合成原理 | 第42-43页 |
5.3 合成配方 | 第43-45页 |
5.3.1 邻苯二甲酰亚胺钾合成 | 第43页 |
5.3.2 酞酰亚胺酮合成 | 第43-44页 |
5.3.3 讨论 | 第44-45页 |
5.4 参考文献 | 第45页 |
6. 2,3,4,5-四氢-2-酮-3-酞酰亚胺-1 H-1-笨并氮杂卓-1-乙酸叔丁酯 | 第45-59页 |
6.1 结构与物性 | 第45页 |
6.2 合成原理 | 第45-58页 |
6.2.1 反应综述 | 第45-46页 |
6.2.2 溴乙酸叔丁酯合成 | 第46-51页 |
6.2.3 酞酰亚胺叔丁酯合成 | 第51-58页 |
6.2.3.1 叔丁醇钾法 | 第51-54页 |
6.2.3.2 氢化钠法 | 第54-55页 |
6.3.3.3 讨论 | 第55-58页 |
6.2.3.4 结论 | 第58页 |
6.3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7. 3-胺基-2,3,4,5-四氢-2 酮-1H-1-苯并氮杂卓-1-乙酸叔丁酯 | 第59-63页 |
7.1 结构与物性 | 第59页 |
7.2 合成原理 | 第59-60页 |
7.3 合成配方 | 第60页 |
7.4 合成步骤 | 第60页 |
7.5 讨论 | 第60-62页 |
7.5.1 反应时间对反应收率影响 | 第60-61页 |
7.5.2 后处理改进 | 第61-62页 |
7.6 结论 | 第62页 |
7.7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
8. 3-胺基-2,3,4,5-四氢-2-酮-1H-1-苯并氮杂卓-1-乙酸叔丁酯的拆分 | 第63-68页 |
8.1 外消旋体拆分概论 | 第63-65页 |
8.2 结构与物性 | 第65页 |
8.3 拆分机理 | 第65-66页 |
8.4 反应配方 | 第66页 |
8.5 合成步骤 | 第66-67页 |
8.6 讨论 | 第67页 |
8.7 结论 | 第67-68页 |
8.8 参考文献 | 第68页 |
9. (3s)-3-胺基-2,3,4,5-四氢-2-酮-1H-1-苯并氮杂卓-1-乙酸叔丁酯(Ⅱ)合成 | 第68-71页 |
9.1 结构与物性 | 第68页 |
9.2 合成原理 | 第68-69页 |
9.3 合成配方 | 第69页 |
9.4 合成步骤 | 第69页 |
9.5 讨论 | 第69-70页 |
9.6 参考文献 | 第70-71页 |
第三部分 α-羰基苯丁酸(Ⅲ)合成 | 第71-94页 |
1. 前言 | 第71-75页 |
1.1 结构与物性 | 第71页 |
1.2 α-羰基苯丁酸概况 | 第71页 |
1.3 合成路线汇总 | 第71-74页 |
1.4 合成路线设计 | 第74-75页 |
2. 丙酮酸和苯甲醛为原料制备α-羰基苯丁酸 | 第75-82页 |
2.1 引言 | 第75页 |
2.2 α-羰基苯丁烯酸钠盐制备 | 第75-77页 |
2.3 亚苄基乳酸制备 | 第77-79页 |
2.4 α-羰基苯丁酸制备 | 第79-81页 |
2.5 结论 | 第81-82页 |
3. 以乙酸乙酯和草酸二乙酯为原料制备α-羰基苯丁酸 | 第82-84页 |
3.1 反应原理 | 第82页 |
3.2 合成配方 | 第82页 |
3.3 合成步骤 | 第82-83页 |
3.4 讨论 | 第83-84页 |
3.5 结论 | 第84页 |
4. 苯丙酸乙酯为原料制备α-羰基苯丁酸 | 第84-94页 |
4.1 前言 | 第84页 |
4.2 反应机理 | 第84页 |
4.3 苯丙酸乙酯制备 | 第84-87页 |
4.4 α-羰基苯丁酸制备 | 第87-89页 |
4.5 讨论 | 第89-92页 |
4.6 结论 | 第92页 |
4.7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第四部分 结论及展望 | 第94-98页 |
1. 概述 | 第94页 |
2. 合成中间体Ⅱ的各步反应结论 | 第94-96页 |
合成中间体Ⅲ各步反应结论 | 第96-98页 |
致谢 | 第98-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