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试验论文--整车试验论文

客车车身正面碰撞有限元分析及改进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致谢第7-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19页
   ·汽车交通事故与汽车安全的关系第14页
   ·研究汽车被动安全性的意义第14-15页
   ·国内外汽车安全性法规的现状第15-17页
   ·汽车碰撞研究现状第17-18页
   ·本文汽车碰撞仿真所用软件及模拟计算理论第18页
   ·本文研究的课题的内容及背景第18-19页
第二章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想及数学基础第19-24页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想第19页
   ·有限单元法的数学基础第19-23页
     ·弹性动力学基本方程第20-22页
     ·动力学中常用的显式中心差分法第22页
     ·中心差分法应注意问题第22-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客车车身设计分析及有限元分析过程第24-33页
   ·客车车身设计分析第24-27页
     ·汽车车身组成第24页
     ·客车车身设计原则第24-27页
       ·车体骨架杆件截面形状的选择第25-26页
       ·车体骨架杆件结构设计原则第26-27页
   ·有限元分析过程第27-31页
     ·有限元软件ANSYS简介第27-29页
     ·碰撞分析程序LS-DYNA简介第29页
     ·LS-DYNA动力分析功能及使用范围第29-30页
     ·LS-DYNA分析问题流程第30-31页
   ·瞬态动力学分析原理及碰撞方案的确定第31-32页
     ·车身碰撞问题分析方案的确定第31页
     ·动力分析求解方法的确定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车身有限元模型及工况的建立第33-52页
   ·建立有限元模型第33-43页
     ·建立几何模型的方法第33页
     ·客车车身结构特点及相关技术参数第33-35页
       ·车身结构特点第33-34页
       ·客车车身相关技术参数第34-35页
     ·研究问题及模型简化第35-36页
     ·材料属性的指定第36-37页
     ·单元的选择第37-40页
       ·BEAM161单元特性第37-38页
       ·SHELL163单元特性第38-40页
       ·MASS166单元特性第40页
     ·单元大小的选择第40-42页
       ·梁单元大小的选择第41-42页
       ·壳单元大小的选择第42页
     ·单元耦合第42-43页
       ·梁单元与壳体单元的耦合第42页
       ·梁单元与质量单元的耦合第42-43页
     ·生成有限元模型第43页
   ·初始条件和控制条件的建立第43-51页
     ·初始条件的建立第44-48页
       ·建立刚性墙和刚性地面第44页
       ·初速度的设置第44页
       ·接触类型及接触算法的确定第44-47页
       ·碰撞中摩擦力的确定第47-48页
     ·控制条件的建立第48-51页
       ·时间步长的确定第48-50页
       ·沙漏控制第50-51页
       ·输出控制第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车身撞击刚性墙后的结构分析及改进第52-65页
   ·原车身模型撞击刚性墙后的结构分析第52-57页
     ·求解结果第52-57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57页
   ·与企业所掌握的实际情况的比较第57-58页
   ·客车车身前底架梁的改进设计第58-59页
   ·模型改进后的仿真结果分析第59-64页
     ·改进后的求解结果第59-63页
     ·改进后的仿真结果分析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六章 客车底架的拓扑优化仿真第65-75页
   ·拓扑优化的实质特性第65-66页
   ·拓扑优化分析问题的步骤第66-67页
   ·建立客车前底架的优化问题模型第67-68页
     ·客车底架优化几何模型的建立第67页
     ·客车底架优化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67-68页
   ·优化结果分析第68-69页
   ·优化改进结构仿真结果第69-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5-77页
   ·工作成果与结论第75页
   ·展望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酵母双杂交筛选胰腺细胞中HCV E1、HBsAg结合蛋白
下一篇:十七年小说中的身体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