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后压浆作用机理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1页 |
·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1-14页 |
·后压浆灌注桩的国外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后压浆灌注桩的国内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后压浆灌注桩的优缺点 | 第13-14页 |
·论文主要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2 钻孔灌注桩的后压浆技术 | 第16-46页 |
·后压浆技术的原理 | 第16-18页 |
·后压浆对桩侧阻力的增强机理 | 第16-17页 |
·后压浆对桩端阻力的增强机理 | 第17-18页 |
·岩土注浆的原理及计算 | 第18-31页 |
·渗透注浆 | 第19-20页 |
·劈裂注浆 | 第20-21页 |
·压密注浆 | 第21-23页 |
·后压降桩注浆量计算 | 第23-27页 |
·注浆量计算建议 | 第27-31页 |
·后压浆桩的理论分析及计算 | 第31-44页 |
·Vesic球形孔扩张理论对后压浆桩的分析 | 第31-34页 |
·Vesic球形孔扩张理论的试桩分析 | 第34-36页 |
·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 | 第36-39页 |
·承载力计算建议 | 第39-44页 |
·桩注浆量和承载力建议公式误差对比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3 后压浆灌注桩在工程中的应用 | 第46-58页 |
·后压浆灌注桩承载力随有关因素的变化 | 第46-48页 |
·后压浆灌注桩承载力试验研究 | 第48-57页 |
·试验地区的地质条件 | 第48-50页 |
·桩基试验 | 第50-52页 |
·试验结果与检测 | 第52-54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4 后压浆施工技术 | 第58-72页 |
·后压浆施工工艺参数选取 | 第58-62页 |
·注浆龄期 | 第58页 |
·水泥浆液配比 | 第58-59页 |
·注浆压力 | 第59-60页 |
·确定注浆量 | 第60-61页 |
·注浆节奏 | 第61页 |
·停止注浆的条件 | 第61-62页 |
·后压浆的主要施工工艺 | 第62-68页 |
·施工工艺流程 | 第62-63页 |
·压浆装置的设计 | 第63-67页 |
·后压降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 | 第67-68页 |
·后压浆技术的经济效益 | 第68-70页 |
·后压浆技术的不足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页 |
·建议与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附录A | 第76-81页 |
附录B | 第81-88页 |
作者简历 | 第88-9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