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6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6-18页 |
2 全球矿产资源跨国开发现状及趋势 | 第18-41页 |
·世界矿产资源分布与供需状况 | 第18-23页 |
·世界主要矿产资源分布 | 第18-20页 |
·世界主要矿产资源供需状况 | 第20-23页 |
·全球矿产资源跨国开发利用状况 | 第23-34页 |
·全球矿产资源跨国开发历史回顾 | 第23-25页 |
·全球矿产资源跨国开发现状 | 第25-34页 |
·矿产资源的全球化配置趋势分析 | 第34-41页 |
·矿产资源必须走全球化配置之路 | 第34-35页 |
·矿产资源配置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35-37页 |
·矿产资源配置全球化的主要特点 | 第37-41页 |
3 我国海外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 第41-64页 |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 第41-47页 |
·矿产资源海外开发的基本理论 | 第41-44页 |
·经济发展与矿产资源消费的理论模式 | 第44-47页 |
·我国矿产资源消费趋势预测分析 | 第47-49页 |
·世界对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可供性分析 | 第49-54页 |
·我国矿产资源海外开发状况 | 第54-64页 |
·我国矿产资源海外开发回顾及进展 | 第54-57页 |
·我国矿产资源海外开发现状分析 | 第57-64页 |
4 保险资金运用理论基础及国内外保险资金运用实践研究 | 第64-103页 |
·保险资金运用的基本原则 | 第64-67页 |
·近代原则 | 第64-65页 |
·现代原则 | 第65-67页 |
·保险资金运用的理论基础 | 第67-72页 |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 第67-68页 |
·投资风险管理理论 | 第68-70页 |
·投资组合管理理论 | 第70-72页 |
·基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保险资金运用模型分析 | 第72-83页 |
·马可维茨投资组合理论(Markowitz Security Protfolio Theory) | 第72-74页 |
·因素模型 | 第74-76页 |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 | 第76-80页 |
·负债约束下的资产配置理论 | 第80-83页 |
·国外保险资金运用实践及经验借鉴 | 第83-92页 |
·美国 | 第84-85页 |
·英国 | 第85-86页 |
·德国 | 第86-88页 |
·日本 | 第88页 |
·共性及差异 | 第88-92页 |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状况 | 第92-103页 |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政策演变 | 第92-95页 |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95-103页 |
5 保险资金投资海外矿产资源开发的适配性研究 | 第103-144页 |
·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互动性理论分析 | 第103-107页 |
·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 第103-105页 |
·保险资金运用是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互动发展的纽带和渠道 | 第105-106页 |
·两个市场之间资金融通的渠道与风险转移机制 | 第106-107页 |
·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互动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107页 |
·全球经济格局下保险资金运用国际化战略迫切要求投资渠道的拓宽 | 第107-118页 |
·开放对中国保险企业带来的新挑战 | 第107-111页 |
·中国保险企业推进国际化战略的现状 | 第111-115页 |
·中国保险企业推进国际化战略的趋势 | 第115-118页 |
·我国矿产资源海外开发需要新型投融资模式 | 第118-131页 |
·国际矿产资源开发融资模式 | 第118-123页 |
·我国实施矿产资源海外投资面临的主要困难 | 第123-124页 |
·我国矿产开发投融资现状 | 第124-131页 |
·保险资金投资海外矿产资源开发的适配性分析 | 第131-144页 |
·海外矿产资源开发的特殊性 | 第131-137页 |
·保险资金的性质特征与结构性匹配 | 第137-141页 |
·国家能源战略及产融结合的宏观政策要求 | 第141-144页 |
6 保险资金投资海外矿产资源开发的实现方式 | 第144-153页 |
·保险资金投资的几种主要模式 | 第144-146页 |
·市政债券模式 | 第144页 |
·贷款模式 | 第144-145页 |
·资金信托模式 | 第145-146页 |
·保险资金投资海外矿产资源开发的战略原则 | 第146-147页 |
·应以获得被投资项目的控制权为主要目标 | 第146页 |
·应尽量避免投资行为可能引发的“政治化”争议 | 第146页 |
·应以商业性的金融资本作为海外矿产资源开发的主要资本支持力量 | 第146-147页 |
·应借鉴国际经验,采取市场手段进行运作 | 第147页 |
·设立海外矿产资源开发投资基金 | 第147-153页 |
·国际私人资本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重要来源 | 第147-149页 |
·国际经验表明保险资金参与矿产资源开发的主要模式是设立海外投资基金 | 第149-151页 |
·私人股权投资本身不可替代的优势符合我国对投资海外矿产资源开发的战略性原则要求 | 第151-153页 |
7 设立保险投资基金投资海外矿产资源开发的收益及风险分析 | 第153-175页 |
·我国实施矿产资源海外投资面临的主要风险 | 第153-159页 |
·商业风险 | 第153-154页 |
·政治风险 | 第154-156页 |
·地缘政治下的地区风险 | 第156-159页 |
·保险投资基金的收益分析 | 第159-166页 |
·保险投资基金的投资工具 | 第159-162页 |
·保险投资基金绩效评估模型分析 | 第162-166页 |
·保险投资基金的风险分析 | 第166-175页 |
·保险投资基金面临的主要风险 | 第166-168页 |
·保险投资基金风险归因分析 | 第168-175页 |
8 保险投资基金运行模式探索 | 第175-185页 |
·保险投资基金管理人的选择 | 第175-177页 |
·保险投资基金组织形态的选择 | 第177-180页 |
·保险投资基金交易方式的选择 | 第180-181页 |
·设立投资基金实施海外矿产开发的关键问题 | 第181-184页 |
·相关政策限制 | 第181-182页 |
·基金的组织形式 | 第182-183页 |
·基金的风险控制 | 第183-184页 |
·具体设想 | 第184-185页 |
9 结论与展望 | 第185-187页 |
参考文献 | 第187-194页 |
致谢 | 第194-1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