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一、引言 | 第10-15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二) 行政法学视角下的公共性公司研究的理论现状和现实意义 | 第12-15页 |
1、理论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本文的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3、本文的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二、公共性公司的概念界定 | 第15-23页 |
(一) 公司的定义及其本质 | 第15-16页 |
1、公司的概念 | 第15页 |
2、公司的法律特征 | 第15-16页 |
(二) 什么是公共利益?——概念的困惑 | 第16-18页 |
1、公共利益概念的基础性 | 第16-17页 |
2、公共利益概念解析 | 第17-18页 |
(三) 公共性公司的定义、特征及功能 | 第18-23页 |
1、公共性公司的定义 | 第18-21页 |
(1) 公共性公司定义的理论概说 | 第18-19页 |
(2) 实体法的界定 | 第19-21页 |
2、公共性公司的功能特征 | 第21-23页 |
三、行政私法背景下的公共性公司的法律地位 | 第23-37页 |
(一) "行政"内涵的历史演进与行政行为的范式转换 | 第23-25页 |
1、警察国家时代 | 第23页 |
2、守夜人时代 | 第23-24页 |
3、福利国家时代 | 第24-25页 |
(二) 行政私法——一种公法私法化的样态 | 第25-29页 |
1、公权力行政与私经济行政——一个基础性分类 | 第25-27页 |
2、行政私法行为的概念 | 第27页 |
3、行政私法行为的识别 | 第27-28页 |
4、国外行政私法主体的法律地位问题——以德、法为例 | 第28-29页 |
(三) 公共性公司的公法地位——公法人 | 第29-32页 |
1、公共性公司是行政私法的主要形式 | 第29页 |
2、公共性公司主要以实现给付行政为目的 | 第29-30页 |
3、公共性公司兼具公法、私法的二元属性 | 第30-31页 |
4、公共性公司是公法人 | 第31-32页 |
(四) 公共性公司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基础反思 | 第32-37页 |
1、所有权的困惑 | 第32-33页 |
2、服务还是掌舵?——公共性公司的法经济学分析 | 第33-34页 |
3、公正与效率 | 第34-35页 |
4、私法救济的不足 | 第35-37页 |
四、公共性公司的公法规制 | 第37-46页 |
(一) 宪法规制 | 第37-39页 |
1、公民基本权利条款的限制 | 第37-38页 |
2、如何在私域中发现政府行为?——美国宪法诉讼案例中的理论与实践 | 第38-39页 |
(二) 行政法规制 | 第39-46页 |
1、行政立法规制 | 第39-41页 |
2、行政程序法规制——价格听证程序制度 | 第41-43页 |
3、司法规制——行政诉讼救济中原告资格的扩大与"保护规范理论" | 第43-46页 |
五、结论——兼谈行政私法行为对行政主体理论的挑战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