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息论论文--信号检测与估计论文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心律失常检测分类算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9-15页
    1.1 课题来源第9页
    1.2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1 心电信号预处理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2 心律失常检测算法研究现状第11-12页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1.5 论文结构框架第13-15页
第2章 心律失常基础理论第15-20页
    2.1 心电信号基础理论第15-17页
        2.1.1 心电信号产生机理第15-16页
        2.1.2 心电信号波形第16-17页
    2.2 心律失常第17-18页
    2.3 MIT-BIH心律失常数据库第18-19页
    2.4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3章 原始心电信号噪声滤除的研究第20-36页
    3.1 心电信号噪声来源第20页
    3.2 相关心电信号噪声滤除方法第20-28页
        3.2.1 小波变换第20-23页
        3.2.2 数学形态学滤波法第23-28页
    3.3 数学形态学和小波变换滤波相结合的滤波算法第28-29页
    3.4 实验结果分析比较第29-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心律失常检测分类算法研究第36-44页
    4.1 数据准备第36-37页
        4.1.1 QRS波群检测第36-37页
        4.1.2 截取心拍第37页
    4.2 相关心律失常分类算法第37-40页
        4.2.1 SVM第37-38页
        4.2.2 BP神经网络第38-40页
    4.3 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心律失常检测模型第40-41页
    4.4 实验过程第41-42页
    4.5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5章 算法实验结果分析第44-48页
    5.1 分类器性能评价指标第44页
    5.2 参数配置与优化第44-45页
        5.2.1 卷积核个数优化第44页
        5.2.2 网络层数优化第44-45页
    5.3 实验结果分析比较第45-47页
        5.3.1 实验结果第45页
        5.3.2 与经典的分类器SVM对比第45-46页
        5.3.3 与人工特征分类方法对比第46-47页
    5.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48-50页
    6.1 全文总结第48-49页
    6.2 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54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奖励第54-55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尼姑在苯教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松潘扎雍仲卡尼姑寺个案研究
下一篇:试论现代水墨绘画的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