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系统理论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管理决策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趋势 | 第10-12页 |
·路面养护管理的理论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概况及路面特征 | 第14-22页 |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及规划 | 第14-16页 |
·高速公路路面特征 | 第16-19页 |
·公路路面结构层次和类型 | 第16-17页 |
·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特征 | 第17-18页 |
·我国高速公路路面类型 | 第18-19页 |
·高速公路路面主要病害及成因 | 第19-21页 |
·沥青路面主要病害 | 第19-20页 |
·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病害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 第22-44页 |
·路面使用性能概述 | 第22-24页 |
·高速公路路面检测技术 | 第24-28页 |
·路面平整度检测 | 第25页 |
·路面破损检测 | 第25页 |
·路面弯沉检测 | 第25-26页 |
·路面抗滑能力检测 | 第26页 |
·路面检测技术的发展 | 第26-28页 |
·评价模型的发展 | 第28-29页 |
·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29-30页 |
·我国路面使用性能的评定 | 第30-43页 |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 | 第30-35页 |
·灰色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结合的的组合赋权法 | 第35-43页 |
·本章小节 | 第43-44页 |
第四章 灰色模型预测路面使用性能 | 第44-64页 |
·影响路面使用性能变化的主要因素 | 第44-46页 |
·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 | 第46-49页 |
·现有预测模型的局限性 | 第49页 |
·灰色预测概述 | 第49-51页 |
·灰色预测基本概念 | 第50页 |
·灰色预测模型的类型 | 第50-51页 |
·灰色系统预测 | 第51-52页 |
·灰色系统预测概念 | 第51页 |
·多变量灰微分方程组 | 第51-52页 |
·GM (1, N)模型 | 第52-59页 |
·GM(1,N)模型机理 | 第52-53页 |
·GM(1,N)建模 | 第53-59页 |
·GM (1,1)模型 | 第59-61页 |
·GM(1,1)建模 | 第59-61页 |
·GM(1,1)模型评价数函数 | 第61页 |
·实例分析 | 第61-63页 |
·本章小节 | 第63-64页 |
第五章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 | 第64-72页 |
·养护需求分析 | 第64-69页 |
·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标准的确定 | 第64-65页 |
·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决策 | 第65-67页 |
·经济分析 | 第67-69页 |
·项目计划 | 第69-71页 |
·养护方案排序 | 第69-71页 |
·优化决策 | 第71页 |
·本章小节 | 第71-72页 |
第六章 实证分析 | 第72-78页 |
·高速公路路面性能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72页 |
·GM(1,N)预测 | 第72-75页 |
·路面养护管理决策 | 第75-78页 |
·养护需求分析及养护对策选择 | 第75页 |
·技术指标排序 | 第75-77页 |
·养护方案的确定 | 第77-7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