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在中国画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1 概述 | 第10-14页 |
·古代画家和现代物理光学知识对中国画用光的解释 | 第10-11页 |
·古代画家对中国画用光的解释 | 第10页 |
·现代物理光学知识对中国画用光的解释 | 第10-11页 |
·中、西方传统绘画在用光方面的差异 | 第11-12页 |
·受外来光影绘画影响的中国画 | 第12-14页 |
2 光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应用 | 第14-20页 |
·古代绘画理论中关于光的阐述 | 第14-16页 |
·古代绘画作品分析 | 第16-20页 |
3 光在近现代中国画中的应用 | 第20-42页 |
·模拟光 | 第20-24页 |
·郎世宁对模拟光的应用 | 第20-21页 |
·焦秉贞对模拟光的应用 | 第21-22页 |
·任伯年对模拟光的应用 | 第22页 |
·徐悲鸿对模拟光的应用 | 第22-24页 |
·蒋兆和对模拟光的应用 | 第24页 |
·借用光 | 第24-35页 |
·李可染对借用光的应用 | 第24-27页 |
·林风眠对借用光的应用 | 第27-29页 |
·田黎明对借用光的应用 | 第29-30页 |
·李魁正对借用光的应用 | 第30-32页 |
·于志学对借用光的应用 | 第32-34页 |
·管溟岗对借用光的应用 | 第34-35页 |
·虚拟光 | 第35-37页 |
·敦煌壁画中对虚拟光的应用 | 第35页 |
·黄宾虹对虚拟光的应用 | 第35-37页 |
·当代有关应用光的作品分析 | 第37-42页 |
·蒋采苹《筛月》 | 第37-38页 |
·尼玛泽仁《荒月》、《天地间》 | 第38-39页 |
·莫晓松《花卉螳螂》 | 第39-40页 |
·苏百钧《七月盛开的三棱剑花》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获奖及社会评价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