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1 绪论 | 第12-21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研究的思路、方法 | 第17-19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9-21页 |
2 赤道原则概述 | 第21-32页 |
·赤道原则产生的背景 | 第21-22页 |
·赤道原则的发展历程 | 第22-23页 |
·赤道原则的定义及项目融资的概念 | 第23页 |
·赤道原则文本框架及具体内容 | 第23-27页 |
·赤道原则的性质和特点 | 第27-28页 |
·赤道原则的意义 | 第28-32页 |
·对项目融资的重要意义 | 第28-29页 |
·对银行业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 第29-32页 |
3 赤道原则的国际实践 | 第32-44页 |
·赤道原则经典项目 | 第32-34页 |
·BTC(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输油管道工程项目 | 第32页 |
·萨哈林2号石油天然气项目 | 第32-34页 |
·赤道原则在实践中的问题与不足 | 第34页 |
·赤道原则实践的国别比较 | 第34-40页 |
·美国-花旗:ESRM体系 | 第34-36页 |
·日本-瑞穗:努力将可持续性发展纳入贷款业务 | 第36-38页 |
·两者实践上的异同点 | 第38-40页 |
·赤道原则实施后对赤道银行的影响 | 第40-44页 |
4 基于赤道原则的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指标体系 | 第44-56页 |
·赤道原则与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关系 | 第44-45页 |
·商业银行社会责任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 | 第45-47页 |
·对国家的责任 | 第46页 |
·对股东的责任 | 第46页 |
·对客户的责任 | 第46-47页 |
·对员工的责任 | 第47页 |
·对社区的责任 | 第47页 |
·指标的选取和数据的获得 | 第47-50页 |
·评价指标聚类分析 | 第50-56页 |
·聚类分析的定义 | 第50-52页 |
·基于层次聚类法的指标聚类分析 | 第52-56页 |
5 赤道原则对中国银行业提升社会责任感的启示 | 第56-69页 |
·国内推广赤道原则的必要性 | 第56-58页 |
·来自世界银行和国际NGO的压力 | 第56-57页 |
·维护银行声誉的需要 | 第57页 |
·与国际金融体制接轨的需要 | 第57页 |
·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 | 第57-58页 |
·国内银行业的"绿色信贷"向赤道原则靠拢 | 第58-60页 |
·兴业银行的"赤道"之旅 | 第60-65页 |
·兴业加入赤道银行的过程 | 第60-61页 |
·首个适用赤道原则的项目融资执行情况 | 第61-62页 |
·案例分析 | 第62-63页 |
·兴业银行为环境友好所做的努力 | 第63-65页 |
·赤道原则在国内推广可能遇到的困难 | 第65-66页 |
·中国银行业迈向赤道原则的政策建议 | 第66-67页 |
·政府方面 | 第66-67页 |
·银行自身方面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附录 | 第76-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86页 |
后记 | 第86页 |